2010-12-24文章档案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中国加息抗击通胀

一年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为两个月来的第二次加息
2010年12月26日

韩国军演让半岛紧张局势升级

朝鲜警告将发动圣战,韩国则誓言对任何袭击发动反击
2010年12月24日

通用电气加速纽约河道污染治理

GE将再拨5亿美元进行大规模疏浚,清理几十年钱在哈德逊河中排放的有毒化学品
2010年12月24日

力拓提高对澳洲焦煤集团的出价

最新出价为39亿澳元,是继加拿大铝业之后,力拓进行的首宗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并购交易
2010年12月24日

中国B2C:价格并非假命题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信海光:那些有能力不断降价的网商,既刺激了内需,又满足了消费者的基本需求,可谓上承天命,下应民心,将是中国市场上最后的赢家。
2010年12月24日

媒体札记:首都治堵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当民众发现自己购买私车的权利可能受到制约后,他们对公车的愤怒就更深了,更不用说那些花天酒地后开着公车的公务员们了。
2010年12月24日

鬼城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西方城市多是工商业中心,城随商走,中国城市则多是政府所在地,城随官走。可惜的是,政府能定拆哪建哪,却不能定兴哪旺哪。
2010年12月24日

硅谷人的桃花源

《FT睿》:这里是硅谷人的新乐土,既提供感官欢娱,又提供心灵空间,有醉人的美酒美食,却无停车找路之苦。
2010年12月24日

中国股市:虎年“类犬”

短线观点:虽然今年中国经济强劲增长,将大宗商品价格推至新高,上证综指却下跌了11.4%。A股和H股来年的走势,将更多取决于市场人气、而非基本面因素。
2010年12月24日

全球新秩序初露端倪

FT专栏作家斯蒂芬斯:全球地缘政治平衡如今正重新调整:中国在东亚地区树立自己的权威,印度在建设一支蓝水海军;欧洲尽力避免自己被边缘化;美国则受困于日益增长的预算赤字和政治僵局。
2010年12月24日

利率上升是好事

FT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目前名义利率水平依然很低,之所以会上升是因为实际利率上升了,而实际利率上升几乎肯定说明经济增长前景有所改善。
2010年12月24日

亚洲ETF市场增长迅速

尽管跨境上市受到限制,市场需要更多教育,但截至4月末,亚太地区的上市ETF仍达到了249只,资产为696亿美元。
2010年12月24日

中国悄悄公布航母计划

中国为其日益强大的海军添置航母的努力,以及在一份默默无闻的出版物上悄悄透露官方消息的做法,将加剧外界对中国军事意图的顾虑。
2010年12月24日

航母托起中国大国梦

中国军方战略家明白,在未来许多年里,中国航母不会对美国构成任何威胁,因而一些人主张从实战需要出发,开发可打击(而非媲美)美国航母的武器。但从战略上说,航空母舰既是国力象征,也是中国海军挺进远洋的必要装备。
2010年12月24日

网络冷笑话讥讽中国高房价

中国网民以尖刻的政治幽默表达对楼市天价的愤怒
2010年12月24日

北京治堵新政引发恐慌性购车潮

明年北京市的车辆上牌总数将限制在24万个
2010年12月24日

美国复苏希望提振全球股市

美欧主要股市升至雷曼破产以来的最高水平
2010年12月24日

中国增长模式不可持续

中国学者、前央行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为《中国日报》撰文时指出,中国增长模式不可持续,除非立即进行经济和政治改革,否则中国经济可能突然减速。
2010年12月24日

公司电脑里没有成功秘诀

FT专栏作家露西•凯拉韦:堂堂正正做生意的公司根本无需担心秘密外泄,偷来的电脑里不可能找到成功的秘诀。
2010年12月24日

“黑皮肤的中国人”

一个在非洲工作过的中国国有建筑公司雇员回忆说,在非洲,当地人常常对他说:“我们是黑皮肤的中国人”,听到这句话时,他感到特别幸福。
2010年12月24日

香港采取措施为人民币资本流动提供便利

香港金管局将通过与中国央行达成的货币互换协议,提供2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池
2010年12月24日

如家孙坚:中国最大的全球品牌将出自服务业

如家连锁酒店集团首席执行官孙坚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访时说,连锁服务业是中国经济中政策壁垒最低的行业之一,而刺激消费政策对这个行业是个重大利好。他认为,由于中国人口众多,随着服务业的兴起,中国能够向全球“出口”的最大品牌将来自服务业。

华兴资本包凡:中国需要更多的金融家

华兴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包凡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访时说,不少国际投行不再专注于服务客户,转而主攻自营业务,但华兴资本立志于回归以客户为中心的“传统投行”模式。他认为,金融业的落后是中国经济增长中最大的短板,中国需要更多能在企业和资本间架设桥梁的金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