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会员专享
环境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微信登录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频道首页
全球经济
中国经济
贸易
环境
经济评论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QQ空间
读读日报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修改头像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亚洲悖论”下的中日韩
FT中文网公共政策编辑霍默静:这场有关“东亚未来”的讨论多少印证了现实中的中日韩关系:政冷经热。台面上辩论的经贸问题总归不是各方的核心诉求。
2013年9月11日
中国环境法规修订的尴尬历程
FT中文网撰稿人董阳: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经历了先拖沓后速成的过程,这离不开美使馆披露PM2.5的偶然事件,更离不开中国领导者的意愿。
2014年3月24日
从供给侧推动中国改革
滕泰、冯磊、彭振洲: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已基本确立,但行政部门人为制造“供给短缺”、从中获取超额稀缺性溢价的现象仍普遍存在,这直接侵害了广大民众利益。
2013年6月28日
不妨让市场自我疗伤
读者dyqdale:不妨让市场自我疗伤——叫所有违背经济规律的国家(东方和西方),自尝苦果之后,逐步恢复理性,庶几世界经济就会从底部回升,并完成结构性的改革。
2011年9月26日
统计局欠老百姓一个明白
读者johnnyyu:“低保”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是经过必需生活支出测算的,这两个数据隐含的通货膨胀率都是国家统计局数据的三倍以上。显然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是太荒唐,太不靠谱了。
2011年9月20日
中国税务专管员手握大权
读者xiaxuegong3008:国家叫嚷税负不高也是有道理的,因为税收确实没有完全按预期的上缴,其中相当一部分以灰色收入流入了权力人员的腰包。
2011年9月20日
QE3已无必要
读者sonywang:经过了QE2的验证,QE3已实属无必要,美联储不会不清楚,继续推出不仅帮不了就业和住房市场,反而会继续推高通胀率。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结构性改革。
2011年8月25日
分析:气候变化将严重影响东南亚四国
亚洲开发银行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如果碳排放量保持在现有水平,到2100年时,气候变化给东南亚4个最大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比全球平均水平高2.5倍。
2009年4月29日
做个“绿色创业家”又如何(下)
能源成本不断飙升,加上气候变化令人忧虑,导 致新一代企业家进入新能源领域;这些人与老环 保的根本区别在于,他们具备企业家追求投资回 报的精神。
2006年3月10日
做个“绿色创业家”又如何(上)
能源成本不断飙升,加上气候变化令人忧虑,导 致新一代企业家进入新能源领域;这些人与老环 保的根本区别在于,他们具备企业家追求投资回 报的精神。
2006年3月10日
日本“环保车”面临路障
油价高企令日本混合动力车大行其道。但是,美 国将逐步废除相关税收优惠,丰田和本田享受的 减税待遇可能在明年告罄,“环保车”的吸引力 将会受到影响。
2006年3月6日
拥有你的绿色空间
在这个现实压力重重的世界,花园是你的虚幻仙境,是你自我表达的空间。一座“保证没有花园”的公寓不仅滞销,而且剥夺了你许多乐趣。
2006年2月27日
气候变化令中国“左右逢源”
在遏制气候变化方面,欧美看法不同:欧盟呼吁 制定并执行减排目标,而美国寄望新技术解决问 题。双方都明白,中国的支持至关重要。
2006年2月9日
气候变化经济学
气候变化是否会以失去地球为代价? 经济学家 应如何衡量其造成的破坏?经济学家参与环境政 策辩论的关键任务之一是确定是否可以使环保与 发展并存,但这并不容易。
2006年2月6日
为中国“绿色GDP”支招
亚洲智库“全球明天协会”总裁纳伊尔:据估 计,中国每单位GDP能耗是美国3倍,日本9倍。 中国希望在5年里将能源密集度降低20%。那么, 中国应该如何实现其雄心勃勃的目标呢?
2006年1月18日
新知识颠覆气候变化理论
近期许多发现推翻了原有认识:森林产生大量温 室气体甲烷,化石燃料发电厂产生的悬浮微粒可 抵消温室效应,水力发电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高达 燃油发电三倍。
2006年1月16日
中国用法律手段惩处污染企业
中国包头市供水总公司从两家造纸厂和某灌溉管理局获得230万元人民币赔偿,这三家单位被控造成迄今为止最为严重的污染事件之一,导致黄河河水污染。
2006年1月5日
“减排”会谈:欧美争相拉拢北京
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全球部长级会议即将 在蒙特利尔召开。鉴于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温 室气体排放国,立场相异的美国和欧盟,都在争 取中国的支持。
2005年12月7日
欧盟拟要求石油公司分担减排义务
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打算把减少车辆温室气体排放的部分责任,从汽车生产商转到石油企业身上。汽车行业此前警告称,减排所需的清洁引擎技术,可能会使汽车价格过于高昂。
2005年12月6日
中国离“绿色经济”有多远?
保护环境需要投入。中国计划在未来5年每年投 入340亿美元用于环保。但是,上一个五年计划 的700座水处理厂从未建成。在省一级,贯彻环 境和安全政策阻力很大。
2005年11月29日
“松花江水污染威胁食物链”
两位中国环境专家昨天警告说,由于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带沿松花江顺流而下,各种危险化学品有可能进入东北省份黑龙江的食物链。
2005年11月25日
水源遭污染 一些哈尔滨市民逃离城市
成千上万的中国哈尔滨居民昨晚挤满了火车站,还订光了所有能够订到的飞机票,因为80公里长的污染带正向松花江下游流动,可能会污染这个中国东北城市的供水。
2005年11月24日
哈尔滨停水突显中国环境污染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发生爆炸事故,导致哈尔 滨因担心污染而中断供水。这次事故集中反映出 中国面临的三个难题:环保、公众信任度及灾难 管理。
2005年11月24日
盈利与环保能否兼得
英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波利特在其新书《资 本主义:仿佛世界是举足轻重的》中指出,为取 得经济和环境平衡,必须改良、而不是推翻资本 主义制度。
2005年11月10日
“绿色中国”须名符其实
在环境问题上自私,中国并非独一无二,但中国 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假如中国滥用环境,会给 其它国家造成特别大的损害。
2005年11月1日
环保组织: 中国公司在缅甸非法砍伐森林
尽管中国政府已向国际社会做出了打击非法伐木的承诺,但一个环保团体昨天表示,中国的伐木公司与缅甸军方和少数民族民兵勾结,大肆砍伐缅甸北部的大片森林。
2005年10月19日
洁净煤炭技术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 美国。
2005年10月12日
美国将放宽环保法规 鼓励兴建炼油厂
美国众议院昨天以微弱差距表决通过了新的能源立法。该立法内容是为建造炼油厂提供激励措施,并放宽环境保护相关法规,这些法规被认为妨碍了汽油的生产与经销。
2005年10月8日
通用汽车将“赔本”开发环保车
美国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的最高负责人表示,公司预计新的油电两用型节油汽车业务将出现亏损,但将继续推动开发进程,因为公司认为这些汽车将对公司形象有益。
2005年9月20日
欧盟拟助中国建环保电厂
煤炭是产生污染最大的化石燃料之一,产生的二氧化碳比天然气等其它燃料更多。中国有逾一半能源来自煤炭,而且每年将新增逾5万兆瓦发电能力。
2005年9月5日
热门文章
1.
2021年中国GDP增长目标:6%以上
2.
围猎中国跨境电商卖家——一场针对中企的知识产权诉讼乱象
3.
不必拯救县域中学
4.
对冲基金借“再通胀交易”大赚
5.
为何英国疫苗注射覆盖率能居欧美之冠?
6.
零利率是如何挽救并购市场的?
7.
为保供应链安全,特斯拉摇身“镍矿顾问”
8.
拜登对华战略:一样强硬,但需借助联盟
9.
缅甸士兵在TikTok上炫耀武力
10.
工作邮件之患远超人们所想
|‹
上一页
‹‹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