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订阅付费资讯
《中国纪事》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微信登录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中国
中国
频道首页
政经
商业
金融市场
股市
房地产
社会与文化
观点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QQ空间
读读日报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修改头像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偶像的阴影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陈水扁的奔丧,让我第一次感到某种期待的戏剧性。一个外来者很难理解陈水扁的冲击,他激起台湾社会最热忱的期望,最终的结果却是幻灭。
2012年2月23日
锅贴、冻蒜与名嘴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观察台湾的政治选举,仍是个奇特的经验。在民主体制内,政治是一种协商、妥协的过程,但它也可能以琐碎、无聊、娱乐的面目出现。
2012年2月9日
民主的游客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2011年12月28日午后金门的水头码头,我们在等待蔡英文的演讲。比起台湾同行们的淡然,我显得过分激动。不过,他们也理解。
2012年2月2日
伤痕与再生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将近两百尊蒋介石雕像,一样的面孔与表情,彼此对视,激起的不是景仰,也不是愤恨,而是荒诞。
2011年12月8日
记忆的拆除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我和曾荣鉴坐在桃园县政府农林局长的办公室里,而此前,他是大溪镇镇长。慈湖旁的蒋介石头雕塑公园,正是他一手推动的。
2011年11月24日
复制的领袖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他把一个专制者的行事风格带到了台湾,慈湖的行馆才是权力的中心。我在一个炎热的下午到此。昔日的禁地,早已挤满了熙熙攘攘的游客。
2011年11月18日
朱自清的温州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像很多中国的城市,温州生长得太快,一切记忆都被迅速地铲平。一样丑陋而喧嚣的高楼,只不过这里更富有,也更无序。
2011年11月10日
一个温州女人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我觉得太冤枉了”,几乎每隔十分钟,她都要说一次。她的工厂运转良好,她从未参与高利贷。她遭遇的危机,是对她人生信念的颠覆。
2011年11月3日
台湾两则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夏日午后的基隆港破败、沉闷,我漫无目的地闲荡。我走过海滨情人大道,商铺大多关了门,而招牌像是经年未经洗刷。
2011年10月20日
中欧精神?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昔日的中欧因为身份的困惑,因为反抗的需求,因为始终弥漫的不安全感,造就了一种充分的自省意识,总要追问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2011年10月13日
一场争辩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在余杰笔下,昆德拉像是中国传统中的“智者”,而哈维尔隶属于“圣徒”的行列。前者强调“智慧”,后者更注重“心灵”。
2011年9月22日
昆德拉的诱惑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昆德拉的“轻逸”、他那些沉溺于情爱与性的主人公、他对政治的厌恶、还有他对于“遗忘”的解释,似乎都契合了新的时代精神。
2011年9月15日
富春江与塞纳河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我到了郁达夫的故居,看到了他写了又写的富春江,沿江走上五分钟,就到了当年的新学堂旧址,它已改成了一所小学。赵家小姐的大厅在哪里,赵小姐魂归了何方?
2011年9月8日
旅途四则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又到了《老残游记》的时刻?这是催生吴沃尧与李宝嘉的时代?“怪现状”与“现形记”层出不穷,是与非、黑与白,都不那么清晰。
2011年8月25日
富强之后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我们生活在一种通过集体来拯救个人的虚妄幻觉中,也让我们把世界视作一个粗鄙的丛林。原本是一种手段的“国家富强”,变成了目的本身。
2011年8月18日
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我和启蒙时代的小册子作家们一样,通过展现不同民族的风俗来劝告自己的同胞:跳出这狭隘的自身吧,我们自以为的独特,其实一点儿也不独特。
2011年8月11日
暴力的诱惑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今日中国仍在挣扎着学会暴力之外的变革语言,但暴力的诱惑却无处不在。它最简单、最直接,最能释放恐惧与烦躁,但却往往通向更大的悲剧。
2011年7月28日
内在的审查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在米克洛斯写下这些文字的1970年代末,匈牙利模式大获全胜。匈牙利政府和普通人达成默契——我给你更好的物质生活,你放弃对政权的挑战。
2011年7月14日
时代的稻草人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我的确担心自己成为这个时代的稻草人。这个稻草人不是插在那个军阀混战、民族屈辱的田野,而是生活在一个国家空前繁荣、强大的时刻。
2011年7月7日
迷人的新语言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过去几年中,崔卫平是中国公共生活中的一个独特声音。她留着短发,面目清秀,一些时候,还流露着少女式的快活和敏感。
2011年6月29日
关于《中国纪事》
跟随作者足迹,遍游世界东西十万里;追踪作者思绪,纵论中国上下五千年。 作者许知远,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曾任《经济观察报》主笔,《商业周刊/中文版》执行主编。现为独立作家,已出版作品《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中国纪事》和《醒来》《伪装的盛世》《抗争者》等。
热门文章
1.
美国通胀压力已在酝酿之中
2.
人事更替:朝鲜劳动党八大的新意、乱象与隐患
3.
拜登推出1.9万亿美元刺激计划
4.
“阻断法”:中国政府开始设计对美“优势抵消战略”
5.
美国企业界能与特朗普割席多久?
6.
英国人如何看待死亡与葬礼?
7.
小米被美国列入黑名单后股价大跌
8.
推特封特朗普号事件中的公权、私权与言论自由
9.
蚂蚁集团IPO搁浅令国际投资机构进退维谷
10.
美国制定新规以阻止引进中国技术
|‹
上一页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