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订阅付费资讯
约翰•普伦德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微信登录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频道首页
Lex专栏
A-List
专栏
分析
评论
社评
书评
读者有话说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QQ空间
读读日报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修改头像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过度储蓄的道德风险
FT专栏作家普伦德:自危机爆发以来,储蓄国并未下功夫降低储蓄率,支出国则被迫增加储蓄,以降债务。这种不对称反应,恐怕正将世界推向通缩。
2013年9月22日
缩减QE对新兴市场并非只有危机
FT专栏作家普伦德:美联储宣布将缩减资产购买后,印度、巴西等依赖外资的国家受到资本流出的打击。这些国家应当化危机为转机,下决心推行结构性改革。
2013年8月29日
新兴市场离不开发达世界
FT专栏作家普伦德:如今新兴市场的增长故事似乎失去了光泽,期望其以某种方式与发达世界脱钩、实现自我维系高增长率的看法从来都不现实。
2013年8月19日
中国遏制信贷增长并非吉兆
FT专栏作家普伦德:即使中国经济放缓程度远远超过预测,决策层也仍有实施大规模财政刺激的空间,但这恰恰是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竭力想要避免的。
2013年7月4日
经济依存有助世界和平?
FT专栏作家约普伦德:凯恩斯提出,自由贸易与资本流动相结合,可能引发紧张和敌对。这一观点如今似乎正得到印证,因经济对外依存度颇高的中国变得越来越强硬。
2013年5月3日
塞浦路斯以扭曲市场换稳定
FT专栏作家普伦德:资本管制实行的时间往往会越拖越久,而长期资本管制会导致市场扭曲。但在当今世界,市场扭曲的危害或许会轻于极端的金融动荡。
2013年3月29日
美元地位难撼
FT专栏作家普伦德:可以肯定,美国将成为首个退出定量宽松的国家,美元将走强。多数与我交谈过的中国决策者都认为,人民币的储备货币地位将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计划。
2013年3月20日
央行助长债券泡沫
FT专栏作家普伦德:对比历史数据让人确信,目前债券市场肯定存在泡沫,而各国央行在催生和助长这个泡沫方面起到很大作用。
2013年2月6日
银行业应简单至上
FT专栏作家约翰•普伦德:与风险加权资本充足率相比,简单的杠杆率向来是预测大型复杂银行违约的更准确指标。德意志银行“杠杆超高级交易”案就凸显出这一点。
2012年12月11日
日本饱尝定量宽松苦果
FT专栏作家普伦德:日本的经历表明,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对经济造成结构性破坏,这一点值得经济正在减速的中国引以为戒。
2012年11月12日
欧债危机中强肉弱食?
FT专栏作家普伦德:在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由来已久的战争中,弱小主权借款国和扩张过度的银行往往会战胜金融实力强大的债权人。
2012年9月10日
企业劫持英美政府
FT专栏作家普伦德:在政治辩论上,美国、英国和日本的都漏掉了最根本的一点,即在这些国家,政府都已遭到公司部门的劫持。
2012年8月28日
德国金融保守主义的来源
FT专栏作家普伦德:在德国人眼中,债务被视为不道德,经常账户盈余是必要的,金融创新将受到监管限制。那么,德国人的这种金融保守主义来自何方?
2012年1月5日
欧元区难逃厄运
FT专栏作家普伦德:欧元区走出危机的道路有二:官方买进债券和经济改革。但两条路都过于艰难,因此必须舍弃一些事情,譬如欧元区本身。
2011年11月11日
不要指望新兴市场拯救世界
FT专栏作家普伦德:如果发达国家受到双底衰退的打击,新兴市场能够保证全球经济安全吗?自此次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实力显然已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
2011年9月6日
印钞还债如何?
FT专栏作家普伦德:日本的通缩已根深蒂固,但该国保留了一个愿意且能够印钞的央行。近20年来,日本国债收益率一直维持在极低的水平上。
2011年8月26日
分析:自营交易员的合理“归宿”
FT专栏作家普伦德:巴克莱资本的一个大宗商品交易员团队离职后,创立了一家对冲基金,这算得上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因为自营交易员本该属于对冲基金世界。
2011年8月24日
反思“资产负债表效率”
FT专栏作家普伦德:理论上,“背债”将鼓励经理们更卖力地经营资产,可实际上,这种所谓的纪律与其说是针对管理层的约束,不如说是承担更多风险的激励。
2011年5月17日
新兴市场不保险
FT专栏作家约翰•普伦德:一些人简单地依照过去的经济增长率加以推断,认为中国的崛起是注定的结果,这些人未能领会到制度的重要性。
2011年3月31日
债权关系可能让美中两败俱伤
FT专栏作家普伦德:中美间的“债权人-债务人”关系必须变成一种双向关系。否则,美国的保护主义情绪会不断抬头,而中国的美元储备则会蒙受巨大损失。
2011年3月15日
热门文章
1.
拜登审查关键供应链意味着什么?
2.
美国企业购买比特币的真正动机
3.
“18亿亩红线”不能掣肘中国乡村现代化
4.
中国股市趋势:机构投资者地位增强,散户影响力减弱
5.
利率上涨为新兴市场牛市浇冷水
6.
地缘政治角力日益依赖芯片
7.
韩国:朝鲜可能出现人道主义危机
8.
大选之后重新审视中美大棋局(下)
9.
美国国债在周四遭大举抛售后企稳
10.
港股部分板块过热 宜分散配置资产
上一页
‹‹
1
2
3
4
5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