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订阅付费资讯
约翰•普伦德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微信登录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频道首页
Lex专栏
A-List
专栏
分析
评论
社评
书评
读者有话说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QQ空间
读读日报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修改头像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别小看美英经济的反弹能力
FT专栏作家普伦德:人们普遍认为,住房业和金融业占据很大比重的美英经济将是这场衰退的最大输家,但他们忽视了这些国家更胜一筹的自我改造能力。
2009年2月19日
黑暗中的守望
FT专栏作家约翰•普伦德:在投资界,在悲观主义盛行的同时,机会无所不在。目前最值得关注的是企业债券市场,股票看上去也很便宜。而当信贷市场恢复正常时,政府债券市场可能变得十分危险。
2009年1月4日
马多夫是信贷泡沫产物
FT专栏作家普伦德:历史告诉我们,泡沫会滋生骗局。按照“需求决定供给”的凯恩斯法则,在经济繁荣期,人们发了财,变得贪婪起来,便有骗子来利用这种贪欲。
2008年12月26日
新兴经济体的无情现实
FT专栏作家约翰•普伦德:本轮信贷危机给一些国家造成了与19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相同的伤害。新兴市场面对外部力量时的不堪一击,彻底粉碎了它们已与发达国家脱钩的理论,凸显出它们在全球经济中相对位置的无情现实。
2008年11月17日
新兴力量带来的忧虑
中印等新兴市场的上升意味着,在世界经济中,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核心作用的比例在逐渐提高。中国对“非市场”双边交易的偏爱以及新兴市场主权财富基金对政治和公司治理方面的影响,均对全球市场不利。
2008年8月26日
高盛怎么就不赔
专栏作家、Quintain董事长普伦德:在美国次贷危机中,花旗赔了,美林赔了,瑞银也赔了,高盛不仅没赔,还在抵押贷款产品上持有的空头头寸获得巨利。
2007年12月17日
金融全球化应适可而止
专栏作家普伦德:金融全球化无疑是件好事。如果没有资本的循环,亚洲过剩的储蓄可能造成极大的通缩效应。不过,从当前的全球局势看,对这件好事,我们无疑都受够了。
2007年11月22日
中国经济实力是一把双刃剑
专栏作家普伦德:在上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许多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国和印度身上,其中一个议题是:中国经济实力是一把双刃剑。
2007年1月30日
热门文章
1.
拜登审查关键供应链意味着什么?
2.
美国企业购买比特币的真正动机
3.
“18亿亩红线”不能掣肘中国乡村现代化
4.
中国股市趋势:机构投资者地位增强,散户影响力减弱
5.
利率上涨为新兴市场牛市浇冷水
6.
地缘政治角力日益依赖芯片
7.
韩国:朝鲜可能出现人道主义危机
8.
大选之后重新审视中美大棋局(下)
9.
美国国债在周四遭大举抛售后企稳
10.
港股部分板块过热 宜分散配置资产
上一页
‹‹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