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各位的评论都有失偏颇,中国这十年的物价上涨,不是由于入世带来的,不像CCTV说的是“输入性通货膨胀”,而是内部造成的。入世十年,还是给老百姓带来了一些实惠,比如以前一辆桑塔纳得二十多万以上,现在最便宜合资品牌车降到十万以下了,像手机、电脑类的电子产品也越来越便宜。但是,中国的关税壁垒目前还是太高,汽车等进口产品的关税还在近80%以上,当初加入WTO的承诺还没完全兑现。
这个是很简单的模型,我只是想说,消费者,是受损的。但是你说整个社会是否受益,那是一定的。但是问题是如果使中国的消费者也受益。这个问题,其实没有解决好。在很多产品方面,中国消费者都在为出口制造商埋单。
从美国对于中国履行入世承诺所作出的日趋批评性的评估看,中国的贸易伙伴们并不总能感到自己也是赢家
-----------------------
美国政客是卑鄙的,边用中国廉价劳动力生产的廉价优质商品,一边说中国抢了美国人的就业机会,等十年中国不再廉价,不知道他又会去抱怨谁
“美国政客是卑鄙的,边用中国廉价劳动力生产的廉价优质商品”,作为13亿的大国,我们现在能享受这些廉价优质的商品吗?!国内的内需由于资本的高度流动性导致通膨,那是谁导致我们享受比美国高一倍的非优质商品,楼主有没有想过,难道我们的国民是如此需要外汇来充门面吗,美元比人民的幸福更有价值吗?
美国人一直抱怨失业,因为蓝领工人的工作被抢了。这个是没错。
但是中国十几亿的消费者也被收了更高的价格购买同样的商品。这就是为啥很多时候,同样产品价格是倒挂的,再加上税和退税的作用,很多商品在美国要比国内便宜很多。有时候我很能理解,为啥国内的消费是无法被拉动起来。
与中国人“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相对应的,美国人提出了“再穷不能穷军事、再苦不能苦大兵”。为什么呢?因为中国进入WTO的十年,让欧美国家逐步明白了,在同一规则下公平竞争(尽管这个规则是由他们制定的),他们显得越来越不自信了。
中国有多少小孩饭吃不起,学上不起。
昨天CCTV的新闻,希腊由于财政危机,教育经费下降到GDP的3%,大学生上不起学。抗议。
中国的小孩,从小学都上不起学的大把大把的。考上大学,没钱读自杀的也大把大把的。
大约一个月前,CCTV还有另一个新闻,为了让小孩有肉吃,云南的教育局,在学校盖猪圈。让小孩自己喂猪。这就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你的小孩,你让他从小喂猪来养活自己。这难道不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么?然后还说你投入的大量的经费。这难道不是推卸责任么?
从美国对于中国履行入世承诺所作出的日趋批评性的评估看,中国的贸易伙伴们并不总能感到自己也是赢家
-----------------------
美国政客是卑鄙的,边用中国廉价劳动力生产的廉价优质商品,一边说中国抢了美国人的就业机会,等十年中国不再廉价,不知道他又会去抱怨谁
与中国人“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相对应的,美国人提出了“再穷不能穷军事、再苦不能苦大兵”。为什么呢?因为中国进入WTO的十年,让欧美国家逐步明白了,在同一规则下公平竞争(尽管这个规则是由他们制定的),他们显得越来越不自信了。
什么叫坚持原则的规则?如果指不偏袒国内企业、或者对所有世贸组织成员一视同仁,这些没有具体规则的莫须有怎么衡量,是不是随你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了?欧美难道很坚持原则吗,欧洲环保门槛,美国由于安全问题拒绝收购不多的是。
实际上恰恰相反,为吸引外资中国给外资企业的都是超国民待遇,如果要不偏袒的话恰恰应该不偏袒外资企业。
做生意是两厢情愿的,如果觉得自己吃亏,不够“双赢”,可以不做啊,又在做又在叫吃亏,没人用枪指着你的头啊,只能怪自己笨了。
而且说实在的,民企成了当初急于入世留下的许愿的牺牲者,当初纺织品,初级钢铁制品这些东西频频成为替罪羊,可悲可叹。不开放的产业还是不开放,完全市场经济的产业却总是中枪。
假如两个奴隶主做生意,一个生产方,一个是采购方,要清楚,生产方的奴隶是被自己的主人直接压榨的,买方只是第二责任人。
实际上恰恰相反,为吸引外资中国给外资企业的都是超国民待遇,如果要不偏袒的话恰恰应该不偏袒外资企业。
做生意是两厢情愿的,如果觉得自己吃亏,不够“双赢”,可以不做啊,又在做又在叫吃亏,没人用枪指着你的头啊,只能怪自己笨了。
想必Lex忘了中国投资美国被拒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