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订阅付费资讯
全球化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微信登录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开启货运行业物联网时代
特别策划 - 换脑Rewired
全球生物制药弹性指数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下午茶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全球地产
标准订阅
高端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数据新闻
FT研究院
FT商城
高端物业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QQ空间
读读日报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修改头像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全球化
关注
全球化2.0:全球连通的新规则
邰蒂:新冠时期互联网流量飙升,全球各地的连通性似乎更高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共情和理解也在加强。
2021年2月19日
FT社评:芯片民族主义的风险
朝着加大本地生产比重的方向反思全球科技供应链,是对当前政治气候的自然回应。然而,对自给自足的追求有其自身的风险。
2021年2月16日
我们正在迈入电子全球化时代
有了云服务之后,软件开发公司可以在世界任何角落诞生,可以向任何地方的客户销售产品。罗马尼亚软件公司UiPath就是一例。
2021年2月15日
垂直农业带来的希望
福鲁哈尔:垂直农业是个值得密切关注的领域,它不仅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也有助于极力降低去全球化带来的风险。
2021年1月11日
未来世界:塑造后疫情时代的五大力量
沃尔夫:在一个民粹主义和大国冲突的时代,维持一个充满活力的世界经济、维护和平、管理全球公域,将更加困难。
2020年12月25日
吉迪恩•拉赫曼的梦中晚宴
拉赫曼:我幻想的晚宴将以20世纪为主题,我希望邀请的历史人物有五位,德国人、美国人、英国人、俄罗斯人和中国人。
2020年12月16日
全球化并未死亡
邰蒂:新冠疫情确实在2020年让全球化倒退,但并未扼杀它。事实上,2021年可能会带来令人惊讶的全球化复苏。
2020年12月7日
通货膨胀可能卷土重来
沃尔夫:《人口大逆转》一书指出,世界经济的范式将改变,低通胀、高负债的时代即将终结。
2020年11月19日
发展中国家不应屈从于出口悲观主义
萨勃拉曼尼亚:西方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提出,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已经走不通。如果真的听从,发展中国家将会前景黯淡。
2020年11月5日
民粹主义和疫情之下的世界经济秩序
早在2017年初卸任副总统之前,拜登就表示他对全球化抱有忧虑。四年后的今天,民粹主义的破坏力量与疫情结合起来,让形势变得更为复杂。
2020年11月4日
下届美国总统该如何推动经济复苏?
福鲁哈尔:这届美国政府表明,以自由放任的经济发展模式为特征的新自由主义已死,现在是推行拜登的“照护经济”的最佳时机。
2020年11月4日
电梯停了之后——996、内卷化、佛系
刘远举:随着大公司上市,无法爆发式发展。职场的无风险红利消失了。电梯停顿,预期还在。于是为了电梯内那点空间,无数聪明人竞争、挣扎。
2020年10月19日
新冠危机下中国留学生的跨文化体验:新一代在地化全球公民?
王涛:新冠疫情给世界造成诸多影响,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和民族主义的交融让形势变得更加复杂。该如何应对不断演变的全球化及去全球化的种种挑战?
2020年10月12日
FT社评:海员上不了岸对全球供应链构成风险
受新冠防疫措施影响,30多万名海员被长时间困在船上。疲惫的船员提高了发生事故的风险,威胁到全球供应链。
2020年9月29日
民主并不是越多越好
加内什:和以前一样,政府与被统治者之间的距离远一点,既可以提高前者的质量,又能够让后者最终掌权。
2020年9月24日
新冠疫情证明全球化并未消亡
戈尔丁:新冠疫情没有扼杀全球化,反而加速了跨境流动变革。个人和企业转至线上,让国界更加不重要了。
2020年8月28日
全球化的下一阶段:规则之争成为焦点
桑德布:后特朗普时代,基于规则的全球化有望回归,但美国、欧盟和中国将围绕谁来制定规则展开激烈竞争。
2020年8月26日
外题内解:“双循环”筑基高水平开放
程实、钱智俊:面对全球化的历史性困局,中国“双循环”并非走向“闭关自守”,而是选择通过向内发力,为高水平开放打开向外空间。
2020年8月19日
麦肯锡:全球供应链将出现重组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估计,企业在未来五年可能将其全球产品采购的四分之一转移至新的国家,同时供应链面临的威胁正在危及利润。
2020年8月10日
FT社评:疫情令各国的弹性经受考验
新冠疫情暴露出发达国家对进口的依赖以及长长的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但政策制定者应谨慎行事,因为真正的弹性来自于真正的多元化。
2020年8月3日
如何在碎片化的世界里生存?
杨超:“超级全球化”遇挫将是大概率事件,全球贸易和市场由一体化走向地区化、小集团化和碎片化的风险正在上升。
2020年7月24日
霍金路伟魏军:中国企业要做好“逆全球化”的准备
魏军认为,国际化不仅仅是业务国际化,更重要是观念国际化。让对方明白双方利益的一致性而不是相互冲突,是解决跨境投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2020年7月2日
FT社评:打造供应链韧性不应导致贸易壁垒
对供应链韧性的追求,本身就伴随着风险。当韧性被视为与全球化背道而驰时,可能导致各国建立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
2020年6月15日
新冠疫情过后如何投资?
陈敏兰:所有资产类别的前景已经改变,比如,“直升机撒钱”和通胀走高风险削弱了持有政府债券的价值,但有利于黄金和通胀挂钩债券。
2020年5月14日
疫情经济:如何度过“U型复苏”?
刘劲:疫情经济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对于企业来讲,正确的战略是防守而非扩张,把“活下来”作为最基本的目标。
2020年5月8日
疫病蔓延时的旅行:意外的放逐
许知远:在因疫情而无限拉长的旅行中,逐渐地,我意识到,再也回不去从前,整个时代的结构与情绪都发生了突变。我曾拼命维持的灰色地带,已变得非黑即白。
2020年5月8日
“去全球化”言过其实
余智:“去全球化”的观点言过其实,疫情导致的“闭关锁国”只是短期现象,产业链区域重组也是有限性、结构性的。
2020年5月4日
新冠疫情将改变我们讨论经济的方式
卡林:与大萧条和二战一样,新冠疫情将改变我们讨论经济和公共政策的方式,结果之一将是道德考量变得不可避免。
2020年4月26日
疫情之后,全球宏观环境将如何演变?
黄宇韬:疫情后我们能否继续享有开放、自由、互利共赢的全球化状态?这样的宏观环境曾给予中国和平崛起的机会窗口。
2020年4月24日
病毒叠加贸易战,威胁中国全球价值链中心的地位
邢予青:全球价值链为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捷径,但也有风险。未来跨国公司把非中国市场产能搬回本土或者朝第三国分散,中国如何应对?
2020年4月21日
疫后世界:全球化将提高“门槛”
高全喜:疫情彻底暴露出全球化”搭便车过多“的弊端。新一轮全球化需要提高“资格”审查标准,回归初心——一个自由国家和自由社会组成的经贸共同体。
2020年4月17日
热门文章
1.
丹•斯诺:世界上的国家来了又走,而中国一直在
2.
中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8.3%
3.
台积电在美中科技战中面临“站队”压力
4.
专访劳伦斯•萨默斯:美国刺激举措严重过度
5.
沙岭殡葬城与红磡殡仪馆:香港议员更应该关心哪一个?
6.
梅赛德斯发布豪华电动汽车剑指特斯拉
7.
昂山素季政府收集军政府犯罪证据
8.
美国社会已丧失进行冷战的条件
9.
强劲经济数据将全球股市推至新高
10.
多国前领导人及诺奖得主致信拜登 促其暂时中止新冠疫苗专利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