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订阅付费资讯
朝鲜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微信登录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下午茶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全球地产
标准订阅
高端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数据新闻
FT研究院
FT商城
高端物业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QQ空间
读读日报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修改头像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朝鲜
关注
韩国军演让半岛紧张局势升级
朝鲜警告将发动圣战,韩国则誓言对任何袭击发动反击
2010年12月24日
韩国计划在韩朝边界附近再次军演
此次实弹演练可能加剧朝鲜半岛紧张局势,中国呼吁各方克制
2010年12月23日
朝鲜不会罢手
韩国国民大学教授兰科夫:本周韩国进行炮兵实弹演练时,朝鲜没有动手。首尔方面对此有些沾沾自喜。这似乎是一种错觉。我们几乎可以肯定,朝鲜领导人不会就此善罢。
2010年12月23日
中国呼吁朝鲜接受国际社会核查
以确保朝鲜核设施并未加工可用于核武的高浓缩铀
2010年12月22日
《第三眼》:朝鲜的攻势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加藤嘉一:朝鲜炮击延坪岛后,中国曾经提出过在六方会谈的框架内讨论有关问题的建议,但六方有四方没有接受,标志着“六方会谈”框架的无力化。
2010年12月22日
军演后韩国高度戒备
朝鲜罕见地表现出克制,称不值得对此次韩国军演进行报复。此前,联合国安理会未能就解决危机达成一致,安理会成员国间对是否直接谴责朝鲜引起危机存在分歧。俄罗斯和中国呼吁发表一份措辞中立的声明。
2010年12月21日
韩朝试图弥合语言鸿沟
韩国和朝鲜正在联合编写一部词典,应对两国长期分裂造成的语言分化现象。朝鲜语中充斥着意识形态术语,而韩国语中外来词泛滥。这使半岛最终统一变得复杂。
2010年12月21日
朝鲜半岛局势拖累亚太股市
因投资者对朝鲜半岛局势再度紧张和欧元区债务危机感到恐慌,亚洲股市早盘曾出现大幅下跌。中国股市下跌幅度最大的是医药板块。
2010年12月21日
中国的“维稳”外交
FT专栏作家斯蒂芬斯:外交事务是国内政策的延伸。对中国来说,重要的是保障石油等自然资源的供应。在2012年新一代领导人接手之前,社会稳定被置于空前重要的地位。
2010年12月20日
美国继续对平壤“战略忍耐”
美国至今仍认为伊朗在国际上造成的威胁远甚于朝鲜,原因之一是,朝鲜的野心没那么大——朝鲜图的只是通过改变自己的核行为,换取政治和经济上的让步。
2010年12月16日
美韩称朝鲜还有其他秘密核设施
如上述说法属实,那朝鲜铀浓缩活动就比原先估计范围更广,历史更久
2010年12月15日
分析:韩国人被炮声“惊醒”
朝鲜自朝鲜战争以来首次炮击韩国平民目标的行为,促使韩国人重新评估金正日所构成的危险。朝鲜对韩国发起的攻击却削弱了李明博在国内的声望,尽管他因这些事件在国外赢得了好评。
2010年12月14日
奥巴马促中国向朝鲜施压
中国坚持恢复六方核谈,但奥巴马呼吁中国对朝鲜采取更为强硬立场
2010年12月7日
中国不会放弃朝鲜
FT亚洲版主编皮林:有人根据维基解密公布的美国外交电报得出结论称,中国已经改变了对朝鲜的立场,可能接受由韩国统一朝鲜半岛。这样的结论太草率了。
2010年12月6日
中国批评日美军事演习
并称中国为解决朝鲜半岛紧张局势所作的努力遭到不公平指责
2010年12月3日
“你知道得太多了!”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东莞时报》头版大图上,阿桑奇的嘴上被美编打上红色叉号,“你知道得太多了!”而嘴上被宁夏吴忠警方打上红色叉号的王鹏,则重获自由。
2010年12月3日
又见“跨省追捕”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马晶晶事件中,最能触动批评家神经的并不是各方指控的真假,而是警方再一次的“跨省追捕”,他们纷纷回忆往事,指责公权力滥用警力,警方沦为“权力家丁”。
2010年12月2日
来北京谈吧
曾经公开表达对韩鲜政策“不理解”的《环球时报》开始更多地批评韩美日三方,嘲笑“韩国人枕着美航母睡觉”,强调唯一正确的道路就是重回北京谈判桌。
2010年12月1日
“中国未理睬美国的核不扩散请求”
维基解密网站公开的电报称,美国曾请求中国阻止朝鲜经由中国向伊朗运送弹道导弹部件
2010年11月30日
朝鲜动机引发外界争议
对于朝鲜炮击韩国岛屿最极端的解释是,金正日将以越来越令人胆寒的攻击挑衅韩国,直至引发战争。较为乐观的人则认为,金正日不会让朝鲜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
2010年11月29日
中国建议六方紧急磋商朝鲜半岛局势
此举表明外界正在给北京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它约束依赖中国援助生存的朝鲜
2010年11月29日
分析:中国为何提议六方紧急会谈?
自朝鲜炮击事件以来,中国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要求其约束朝鲜。中国国内也有人反对中朝过于紧密的关系。通过呼吁紧急会谈,北京力求化解这方面的部分压力。
2010年11月29日
中国不能被朝鲜“绑架”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陈杰人:朝鲜此番炮击,意在增加手中筹码,重新吸引全球目光,并胁迫中国继续为其提供保护。北京方面应当予以严厉谴责,让朝鲜绑架中国的意图落空。
2010年11月26日
美韩力促中国约束朝鲜
面对各方对韩国军方还击朝鲜炮击不力的批评,韩国国防部长于周四辞职。此际,美国力促中国约束朝鲜,而韩国总统李明博表示,这一次他期望从中国得到更大合作。中国总理温家宝周三访俄时则表示,中国反对任何军事挑衅行为。
2010年11月26日
Lex专栏:“大无畏”的韩国股市
韩国股市不畏朝鲜空袭,政府保证“托市”或许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从根本上讲,股市的冷静,表明韩国投资者已经厌倦了“光说不练”。
2010年11月25日
评论:朝鲜对美中关系的挑战
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现在,我们面临朝鲜第二次实施的带有敌意的挑衅行为,这是一次肆无忌惮的行动,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战争行为。但是,美国不应该因为朝鲜的挑衅而与中国对立。朝鲜的挑衅其实威胁到了美中双方的利益,做出有效回应,符合美中两国的共同利益。
2010年11月25日
美国航母前往黄海威慑朝鲜
在朝鲜炮击韩国延坪岛之后,载有75架战机的华盛顿号航空母舰和其它战舰正向黄海驶去。美方希望展示武力,吓阻平壤,但此举可能会引发北京的抗议。
2010年11月25日
朝鲜寻衅或因“内患”
新美国安全中心高级研究员卡普兰:朝鲜的挑衅升级,可能是其政权陷入严重困境的信号。东亚数十年来相对温和的安全气候正开始终结。
2010年11月25日
金正日的两张王牌
FT亚洲版主编皮林:朝鲜透露核设施以及炮击韩国岛屿,旨在提升金正恩地位,并把美国拉回到谈判桌前。对此,韩国和西方政府几乎没有“拆招”。
2010年11月25日
从天安舰到延坪岛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加藤嘉一:韩朝炮击事件最终如何解决?包括朝鲜在内的其他各方态度已经明确,下一步怎么走主要取决于中国的态度。
2010年11月25日
分析:平壤令中国进退维谷
平壤方面的每次挑衅,都会强化人们心目中北京无能为力的印象。中国专家指出,中朝同盟破坏了中国塑造负责任全球公民形象的努力。但是,无论朝鲜是不是一个令人尴尬的盟友,北京显然已决定与金氏家族共命运。
2010年11月25日
热门文章
1.
集结“西方”:战略三角关系,还是冷战再版?
2.
中国国际学校排行榜中的五匹黑马
3.
沃尔顿家族是怎么“日进斗金”的?
4.
为下一个黄金机遇布局
5.
得州参议员雪灾期间赴墨西哥度假引发哗然
6.
拜登的1.9万亿美元刺激计划是一项有风险的实验
7.
汇丰宣布战略大调整
8.
钻石式典藏、过度投资和楼市泡沫
9.
苹果给日本汽车业带来两难抉择
10.
比特币狂热:投资风格“极致化”
|‹
上一页
‹‹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