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订阅付费资讯
职场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微信登录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下午茶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全球地产
标准订阅
高端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数据新闻
FT研究院
FT商城
高端物业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QQ空间
读读日报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修改头像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职场
关注
我的“戒网”努力
FT专栏作家凯拉韦:上班时上网闲逛已成职场顽疾,该问题被形容为心理肥胖症,这一认识促使我试用了五款旨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应用,它们到底有没有效呢?
2014年3月19日
英国女老板为女性呼吁六年职业间歇期
卡恩沃思称,企业留住度过育儿期及后育儿期的优秀女员工,可收获可观经济效益
2014年2月10日
企业管理者难避职场宗教争端
FT专栏作家斯卡平克:我挺同情企业管理者的,因为他们有时不得不对宗教问题表态,而这些问题与工作毫无关系。更可悲的是,有些政客和媒体还在煽风点火。
2014年2月10日
白领的好时代
FT专栏作家凯拉韦:当前的办公环境比起50年前有了很大进步。办公室压力以及永不消停的电子邮件困扰其实应该归咎于我们自己。
2014年1月24日
毕业生职场规划指南
作家里格比:如果你刚刚大学毕业,并幸运地找到了工作,但职业发展速度缓慢,未来的道路也不明朗。你该如何寻找机会、为自己打造职业发展的阶梯?
2013年12月10日
卑微工作的九条启示
FT专栏作家凯拉韦:我的儿子在三明治店和外卖快餐店打工,他从中得出九条有趣的启示。卑微的工作教给年轻人的东西或许会让他们终身受用。
2013年11月20日
职场上讲能力而不是信心
FT专栏作家凯拉韦:自信是广受人们赞赏的品质,但按照一位商业心理学教授的观点,不自信会更好。的确,在职场中,重要的是胜任工作,而不是相信自己能胜任工作。
2013年10月17日
我要不要接受这份工作?
一家领先企业的CEO与我接触,希望我跳槽过去,但负责跟进的高管却拖延回复我的邮件,简直有点侮辱人。——高管,女,50岁
2013年7月26日
我们不需要办公室
FT专栏作家约翰逊:工厂经理、外科医生和厨师得在专门场所工作,但我们许多人——从软件工程师和撰稿人,到建筑师和时装设计师——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
2013年6月14日
混日子员工欢乐多
FT专栏作家凯拉韦:能力较差的人或许对于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已经深感幸运,而对于追求卓越的人来说,几乎任何工作都让他们感到失望。
2013年5月3日
一封体制内80后的来信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谁谁谁:近两年的读者来信总是羡慕体制内的高福利,或是体制内的人撒娇般地抱怨没挑战,却又对优厚的待遇依依不舍。这封是个例外。
2013年4月3日
圆滑地驰骋职场
FT专栏作家凯拉韦:《办公室政治》一书罗列了种种耸人听闻的办公室轶事来告诉人们如何往上爬。在该书末尾,詹姆斯写道,在黑暗人格和幼稚轻信之间有条界线,我们必须知道那条界线画在哪里。
2013年3月29日
为什么读MBA?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谁谁谁:我周围有太多读过MBA和EMBA的人,我好几个女朋友是,不少大学或高中同学是。但我交往的最有钱的一个,却不是。
2013年1月30日
让女孩爱上高科技职业
尽管当今的女孩迷恋科技产品和社交媒体,但很多人没有想到这些东西蕴藏着工作机会。美国IT从业人员中,只有22%为女性。
2012年12月28日
什么是真的人脉关系?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谁谁谁:直到需要把人脉变现时,你才发现,平时没有功利目的交往的那些才是最好用的。可一旦变现,这交往就有中断的风险。
2012年12月19日
要求听众关手机?
FT专栏作家凯拉韦:解决演讲中听众注意力不足有一个办法,不必要的演讲,一律谢绝,非做不可的演讲,就别让人感到无聊。
2012年12月17日
没有Klout,生活更美好
Klout的主要问题在于,像影响力这样非定量的东西,是无法简化为一个分数。更讨厌的是,盯着Klout分数会让人变得神经兮兮、愚不可及。
2012年12月7日
打死不去小微公司?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谁谁谁:小微公司让新员工什么差事都做,愤世嫉俗的人把它视为剥削廉价劳动力。但换个角度,这是带薪修炼不同行当的经验值。
2012年12月5日
该不该说出真相?
我与其他几十名员工被一家伦敦金融城的银行解雇了。这家银行的高管毫无道德,企业文化毒害无穷,我该不该把真相编成幽默段子娱乐大家?——被解雇的银行职员
2012年11月30日
降职以后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谁谁谁:很多经理人离职后适应不了的不是经济的断炊,而是很难面对社会地位降级的现实。前高管的帽子成为就业的累赘。
2012年11月28日
人善被人欺?
有句谚语叫做“人善被人欺”,这话并不完全正确,但如果你过于与人为善,别人会认为你易受他人影响或没什么效率。
2012年11月26日
40岁也不一定成熟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谁谁谁:大一学生青涩,是纯真;大四再青涩,就成了书呆子。而四十岁了还不太懂人情世故的话,会被认为很“二”。
2012年11月14日
国企里来了85后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谁谁谁:看着美剧、日韩剧和“康熙来了”长大的这一群人,对权力的敬畏没那么深入骨髓,而对个人权利的理解却相当丰满。
2012年11月7日
职场新人要什么?
FT专栏作家凯拉韦: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职场新鲜人都想知道同一个问题:如何出头?是靠运气、凭本事、还是要拉关系?
2012年10月30日
职业女性有两种状态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陶笸箩:职场女人不会用甜味香水,不会拎小清新手袋,不会过度布置办公室。这些“少女”行为,让职业女性裹足不前。
2012年9月29日
混在大公司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谁谁谁:对习惯了在中小公司独挡一面、呼风唤雨的业务干将来说,大公司规矩之多、流程之长、效率之慢,完全不可想象。
2012年9月19日
“头衔”让人膨胀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谁谁谁:人都倾向于夸大自己的影响力,名利当头的情况下,这种夸大又以几何级倍数演变成“自我膨胀”。
2012年9月5日
写给焦虑的80后们
读者wjq:我拒掉了几个到手的offer,因为清楚高薪背后的工作代价。或许我们可以设想,我们现在的沉寂或者无为,是为了一个健康风险相对少的晚年做投资。
2012年8月27日
请名人帮个忙?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谁谁谁:请名人帮忙,实质上就是让“名气”这种商品以友情价变个现。至于友情价是多少,或能否买到,就不一而论了。
2012年8月15日
谁能捱过“沉寂期”?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谁谁谁:依然在奋斗,却再也听不到叫好声,滋味不好过。被热捧的红人一旦被边缘化,尤其需要淡定的心态和过人的意志。
2012年8月1日
职场的“中国特色”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谁谁谁:中国员工不是天生爱跳槽,而是企业对年轻人的加薪幅度赶不上市场对他们工作经验的渴求度。这跟忠诚度无关。
2012年7月18日
热门文章
1.
美国通胀压力已在酝酿之中
2.
拉舍特当选德国基民盟主席
3.
“阻断法”:中国政府开始设计对美“优势抵消战略”
4.
人事更替:朝鲜劳动党八大的新意、乱象与隐患
5.
美国企业界能与特朗普割席多久?
6.
小米被美国列入黑名单后股价大跌
7.
英国人如何看待死亡与葬礼?
8.
推特封特朗普号事件中的公权、私权与言论自由
9.
美国制定新规以阻止引进中国技术
10.
蚂蚁集团IPO搁浅令国际投资机构进退维谷
|‹
上一页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