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美联储加剧美国房市泡沫

福鲁哈尔:消费价格普遍低迷,唯独房价在涨——这种不对称不仅是当前货币政策无力应对的问题,而且实际上被美联储的宽松政策加剧。
2019年3月20日

货币政策已走到尽头

沃尔夫:低利率使预算赤字更可持续。这意味着就应对长期停滞而言,财政刺激是比货币政策措施靠谱得多的工具。
2019年3月15日

中国央行不再“冷淡”

周浩:与以往明显不同,中国央行变得越来越主动;市场对于中国央行的刻板印象,是时候做一些改变了。
2019年3月15日

欧洲央行还能退出货币刺激吗?

桑德布:欧洲央行最新声明意味着,今年11月结束任期的马里奥•德拉吉将在担任行长的8年里从未加息。
2019年3月12日

天量信贷重来,然后呢?

徐瑾:2019注定是宽松的一年,但这一次宽松的结果,却很难比拟往昔的结果;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两次,单靠货币宽松无法实现复苏。
2019年2月18日

央行何时开启降息窗口?

刘利刚:人民币及资本管制将使中国获得更高货币政策独立性。除非PPI通缩且经济放缓超预期,否则央行不会将稳健货币政策态势改为宽松。
2019年2月13日

美联储政策转向鸽派么?

章俊:一旦美联储在短暂加息后重启加息,则意味着政策需要再次调整和转向,这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2019年1月23日

FT社评:印度央行面临失去信誉的风险

印度总理莫迪已在政府中实现了高度集权,他显然渴望对印度央行也拥有更大的控制权,但他必须小心行事。
2019年1月22日

中国央行通过逆回购放水5700亿元人民币

周三,中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银行体系注入创纪录的5700亿元人民币,主要目的是满足春节期间高企的流动性需求。
2019年1月16日

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复苏

胡月晓:降准带来市场利率下行趋势将得到市场确认,因此股市估值中枢将提高,股市持续上扬的空间将进一步被打开,对债市更有直接推动作用。
2019年1月10日

三位美联储官员呼吁利率政策保持耐心

波士顿、芝加哥及亚特兰大联储行长建议,在美国及海外经济前景进一步明朗之前,美联储不要进行任何方向的货币政策变动。
2019年1月10日

“印钞”式宽松能否救经济?

徐瑾:降准效果不会很大,印钞有效的前提,在于经济自身的活力。基建与减税的选择题,则考验政府的改革意志。
2019年1月7日

中国经济放缓对民众影响有多大?

梁海明:中国经济正处在比较困难的阶段,无须掩饰这个事实。但民众也无需因为中国经济暂遇寒流而太过担忧。
2018年12月24日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信用抑制还是信用创造

吴金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可从三方面入手;当前中国货币政策面临的不仅仅是传导渠道的问题,信贷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也应当被重视。
2018年11月26日

宏观政策如何破局?

沈建光:货币政策效果有限,财政政策是发力方向。更加开放的中国对于海外仍有吸引力,中国仍有成本低廉、完整的产业链、消费潜力等比较优势。
2018年10月17日

中国刺激措施是否利好新兴市场?

中国推出更多刺激措施对大宗商品出口国有利,但最近的降准措施导致人民币走弱,却会对亚洲货币产生更广泛影响。
2018年10月10日

FT社评:美联储对未来加息保持谨慎

美联储不出所料地宣布加息,但对未来的加息措辞谨慎。考虑到美国经济面临的逆风,美联储还应在必要时迅速扭转紧缩政策。
2018年9月30日

央行的黄昏与黎明

程实、钱智俊:中央银行诞生以来,货币权力、信息权力和政策权力共同构成央行权力基础。在新时代多维冲击下,三大权力支柱承压,推动央行进入黄昏时光。
2018年9月4日

减税还是增加基建投资?

未来政策走向关键不在货币政策,而在于财政政策的积极模式。扩大基建投资若无信贷支持则效果有限,若同时放宽信贷支持,或引发资产价格上涨。
2018年8月14日

FT社评:中国不应重启宽松货币政策

如今随着美中贸易战的爆发与中国国内GDP增长开始放缓,中国需要抵制住重新打开宽松货币闸门的诱惑。
2018年8月6日

宏观政策:保持定力还是适时微调?

樊磊:当前政经环境下,宏观政策紧缩对实体部门出清意义可能不大;对道德风险问题而言,关键不在于政策松紧,而在于结构性改革。
2018年8月1日

政策转折路口,财政货币互怼背后真问题

徐瑾:国务院会议与央行财政互怼结合起来看,传达什么信号?目前政策尺度只是小幅放水,很难憧憬如同2009年那样史诗级放水,宽松面临认知与现实双重约束。
2018年7月25日

实体经济是金融市场“信心锚”

周茂华:近期中国央行对商业银行信贷与信用债投资“窗口指导”,向市场释放何种信号?未来政策走向及其对金融市场影响几何?
2018年7月23日

降准来了,宽松只是开始

徐瑾:下一步宽松会走到什么程度?形势恶化后,还有后手;债转股只是看起来很美,中国债务或高杠杆问题,要害在于资产质量而不在于速度、总量。
2018年6月25日
|‹上一页‹‹32333435363738394041››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