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知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公知

性、谎言、名人之外的MeToo:权利与权力碰撞

徐瑾:MeToo众声喧哗,暴露社会理念分化。MeToo能走多远,在于权力和权利真实的触碰,这将考验其成色。MeToo目前仍是小众世界,如何避免窄化?
2019年12月12日

跳来跳去的狐狸

FT中文网专栏作家何帆:专家可分为两种,“刺猬”更容易成为学术大师或公共知识分子,他们有“深刻的片面性”。“狐狸”的好处则是,他们能传播思想的种子。
2013年12月16日

“两高”司法解释的缺陷

中国问题观察者邓聿文:当对网络谣言的治理有可能限制公民言论自由时,就必须由全国人大来界定和解释谣言,为谣言“立法”,而非由“两高”匆忙出台司法解释。
2013年9月16日

媒体札记:“没人味”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对中国官方欲延迟退休年龄的猜忌和抗争持续一年有余,想像着“人还在钱没了”的凄凉晚年,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无情”言论成众矢之的。
2013年9月13日

微博大V命运与中国政治的走向

中国天则研究所理事长秋风:舆论是政治的重要机制。改革须尊重民意,也需民众支持。如果继续围剿大V,如果民众不能自由讨论,改革就没有舆论支持,也就寸步难行。
2013年10月17日

媒体札记:杀鸡儆猴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的确,打击谣言,至少在表面上是各派人物的最大公约数。但眼见中共官员动用刑拘手段,并辅以党报的总攻宣言,仍有音量不小的异议声。
2017年5月9日

媒体札记:道不同不相谋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以“七个底线”为口号、以微博舆论场为主要改造对象的宣传攻势,已经逼近高潮。但所谓“共识”仅存于各式推广稿中,微博上站队依旧。
2013年10月17日

媒体札记:“试金石”吴虹飞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在吴虹飞这道测试题面前,曾经的“批评共同体”产生了分野,通过媒体审核的时评,似乎的确比公知们在网上的声嘶力竭要低调很多。
2013年8月1日

媒体札记:不要辜负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周小平万言长文《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成了自由派最新的找茬对象。宣传官员站在他的一边,更让批评者相信此文是个“有背景的妖怪”。
2013年7月12日

媒体人、公知与职业化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连清川:中国媒体人越来越喜欢把自己列入“公知”行列,超越报道者角色,享用起评判者的权威。而“公知”头衔,实际上带有相当沉重的意味。
2011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