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者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一带一路”应致力共同繁荣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刘利刚:“一带一路”战略是提升中国经济软硬实力的重要途径,但不应强势输出,需强调“共赢”,才能够实现中国与相关国家的融合。
2015年2月25日

人民币双向波动需要资本双向流动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刘利刚:只要出现双向资本流动,人民币的波动幅度就会自然增加。从可行的政策上来说,中国应该对目前人均购汇5万美元的额度限制作出调整。
2014年3月3日

中国经济三个待解难题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刘利刚:即使保持7.5%的增长目标,2014年中国GDP增速也将难以避免再创15年低点。市场并不担心经济减速,反而将更多忧虑转向改革成效、信用风险以及地产泡沫等层面。
2014年2月7日

上海自贸区的挑战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刘利刚:上海自贸区是近年热门词汇之一,其代表了中国与世界对接的平台,地方也出台了系列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举措,不过自贸区真正难点在于金融开放。
2013年12月24日

后“钱荒”时代的博弈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刘利刚:“钱荒”对市场第二轮影响开始逐步显现。流动性整体偏紧,金融系统面临的风险将不断升高,尤其是地方融资平台的资金成本也将上升。国有大中型企业仍将占据明显的优势地位,而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则更大。
2013年8月6日

“被增长”的中国贸易数据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刘利刚:中国4月出口高出预期,但如刨除香港,中国对外却出现2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贸易数据很大程度上应被解读为热钱流入导致的“被增长”。
2013年5月8日

亢奋金融与低迷经济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刘利刚:中国实体经济表现不振,金融指标却表现“亢奋”,二者背离的原因何在?中国需推进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避免央行被动根据各项指标来事后调整。
2013年5月2日

日元贬值为人民币带来机遇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刘利刚:日元大幅贬值并不能拯救日本经济,却可能为新一轮货币战争推波助澜。动荡日元为人民币提供了区域化机会,目标可定为亚洲“锚货币”。
2013年2月4日

中国新一轮增长周期开始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刘利刚:中国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保持较快水平,铁矿石、钢铁库存近期变化也预示着经济去库存已接近尾声,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或渐次展开。
2013年1月14日

明星城投债背后的风险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刘利刚:中国债市近年表现抢眼,城投债成为明星。城投债的出现带有明显的历史印记和中国特色,它究竟是什么?它是否存在着明显的风险呢?
2012年11月28日

中国经济企稳回升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刘利刚:近期GDP数据显示经济进一步减速,但市场似重拾信心。随着中国经济面临的政治和政策不确定性开始降低,经济最差时候已经过去。
2012年10月22日

中国投资真过剩吗?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刘利刚:本轮中国经济放缓是周期性的,还是结构性的?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市场降温来自政府“有形之手”,断定投资已经过度失之武断。
2012年10月9日

金融改革如何服务经济转型?

澳新银行刘利刚:中国“十二五”金融改革规划引人关注。金融改革的根本目的仍是服务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相互作用和反馈,才能推动整体国力和竞争力。
2012年9月24日

政策协调才能提振信心

澳新银行刘利刚:中国经济风险不仅来自于外部环境的不明朗,也来自于在再平衡过程中面临的政策选择,官方政策并没有表现出连续性和明确性。
2012年9月12日

信心是黄金

澳新银行刘利刚:在整体经济数据的一片低迷中,中国官方的决策似乎有些“混乱”。如果这样的政策摇摆难以被纠正,那么留给未来的将是一个更难以收拾的局面。
2012年8月27日

再度行政刺激经济不可取

澳新银行刘利刚:中国是否需要政策刺激?政策刺激的空间有多大?中国眼下应考虑的是尽快实施年初制定的财政计划,同时应减税,而非政府再度加码投资。
2012年8月20日

中国资本流出的政策寓意

澳新银行刘利刚:今年年初以来的资本流出,不会对中国宏观经济稳定产生明显影响;但对人民币而言,其单边升值趋势已基本被打破,未来走势将更多回归基本面。
2012年8月14日

分析:中国发电量放缓为何更快?

澳新银行刘利刚:中国电力生产在6月为零增长,同期工业增速却达到9.5%,引发了市场的疑虑:中国是否低估了其第二季度GDP增速?
2012年7月30日

人民币成为贸易融资货币?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人民币国际化的下一步,可能是在其作为贸易结算货币之外,更多地具有融资功能,不仅可体现在贸易方面,也可以应用于投资。
2012年7月25日

地方政府发债风险几何?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中国不允许地方政府发债,但地方政府又通过各种方式欠下巨额债务,这一症结的出路在堵不在疏,好的机制可防止过度发债。
2012年7月9日

保障房建设是头号目标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如果不放松房地产调控,那么中国政府就必须让700万套保障房顺利完工。这其实不难达到,中央财政较为理想,也可允许地方政府专项融资。
2012年6月19日

利率市场化的尝试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这次降息反而是一次存款利率“升息”。利率市场化伴随着一次降息而展开,算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2012年6月13日

一次非典型降息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融资成本的降低,加上近期财政政策不断配合,笔者也认为中国经济将在第二季度见底,并从第三季度回升。
2012年6月8日

中国新一轮财政放松应偏重民生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中国实施新一轮政策放松应是大概率事件,但首先应安排预算资金及时投放,优先保障房、医疗以及教育等民生工程投入。
2012年5月30日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