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茅于轼

茅于轼90岁自述:我的喜悦与期待

今天是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90岁生日。我们编发他的自述文章,通过他的人生历程回顾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变迁,聆听他对中国未来的希望与嘱托。
2019年12月26日

中国对国内批评毛泽东的人士采取行动

中共正发起一场反对以“虚无主义”解读毛泽东的运动。经济学家茅于轼的社交媒体账户被删除,其创立的研究所的网站被关闭。
2017年1月23日

茅于轼:折衷的批评者

84岁的茅于轼似乎总在骂政府。但两次采访他的FT中文网编辑王昉发现,在他而言,效率优先,主义第二,比起意识形态,他更关注如何技术性地消除财富产生的壁垒。
2016年7月8日

从经济价值走向道德价值

天则经济研究所盛洪:茅于轼先生对自由主义做了重要补充:文明的真正含义并不是技术优越性,而是当人们具有资源、技术和制度优势时,不滥用此优势的道德力量。
2012年12月25日

被特权扭曲的劳动

中国内地撰稿人孙兴杰:迄今为止,由分工、交换形成的市场经济体系是最具创造力的财富创造形式。我赞成薛涌的观点,但是某些不合理的制度让劳动成果无法保存。
2012年4月20日

洛克、财富与政府

美国美利坚大学研究生李华芳:当前中国无论穷人和富人都未得到充足保护。让穷人认为富人才是自己贫穷的根源,倒一直是统治者转嫁自身责任的好办法。
2012年4月17日

茅于轼和自由主义的中国语境

中国内地撰稿人黄明涛:在当前中国情境中,真正值得探讨的命题是,市场经济与民营企业家阶层是否处于权贵资本与对毛时代平均主义之幻想的前后夹击中?
2012年4月18日

“劳动”的中国故事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刘远举:中国人从来不缺乏劳动的权利,中国人缺乏的是拥有自己劳动、并平等、公正地交易自己劳动的权利。茅于轼的言论具有积极、开拓性意义。
2012年4月23日

敬答茅于轼先生:劳动是第一产权

美国波士顿萨福克大学薛涌:文革时之所以能够动员那么多人挖防空洞,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挖得起”,劳动无值,政府在这样折腾时基本上可以不计人力成本。
2012年4月23日

茅于轼:与薛涌商榷

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茅于轼:在中国这个具体环境中,更应该强调市场和企业家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劳动必须在市场的环境中才能创造财富。而中国时时刻刻都有回到计划经济去的危险。所以我们一定要着重强调市场。
2012年4月17日

茅于轼、弗里德曼奖与中国自由主义

美国美利坚大学研究生李华芳:茅于轼获得“弗里德曼奖”引发了争议,其中存在一些明显的误解。在一个不如西方自由的社会里,一个自由推进者获奖,具有积极意义。
2012年4月23日

茅于轼与中国自由主义的误区

美国波士顿萨福克大学薛涌:茅于轼先生对于打破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意识形态有着卓越的贡献,但他的许多言论却违反了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
2012年4月23日

重新看待中美关系

中国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茅于轼:中美在历史上并无太多结怨,却有很多利益共同点。中美关系现状基本是1949年之后出现的。回顾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清醒认识。
2012年4月17日

市场与赌场

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茅于轼:市场的原则是双赢,赌博则是零和游戏。如果价格不是由正常供需决定,而是由投机者决定,价格发生混乱,市场就变成了赌场。限制过度投机,有利于缓解贫富分化。
2011年7月21日

中国保障房政策的偏差

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茅于轼:现在不去解决土地市场失灵的问题,不去解决收入分配过于悬殊的问题,而是让政府大规模干预房地产市场,是文不对题,开错了药方。
2011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