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道德

贝莱德加大对CEO拉里•芬克的安保支出

这家资产管理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因其ESG投资立场而成为众矢之的。
3天前

人工智能对负责任的企业意味着什么?

如何应对这项几乎无人能忽视的技术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024年3月29日

震动学术界的欺诈闹剧背后

说到学术论文,欺诈与劣质研究之间的界限有时似乎有点模糊。
2023年9月1日

剑桥大学教授剽窃学生作品后仍获留任,引发争议

一位剑桥历史学者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他的一个学生那里抄来的。
2023年6月17日

人工智能“教父”欣顿为何从谷歌辞职?

这位教授担心,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导致大量工作岗位流失和错误信息泛滥。
2023年5月6日

作为绝对命令的道德和作为自发秩序的道德

盛洪:作为绝对命令的道德应与作为自发秩序的道德结合起来,并保持恰当的比例,才会发挥好的作用。
2022年8月25日

孟子“性善”说的理论失误及消极影响

刘凌:脱离社会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抽象地从善恶角度论人性,是一个错误。问人为什么应该讲道德,怎样才能鼓励更多人讲道德,才是真问题。
2021年6月10日

FT社评:让员工成为企业的道德指针

曾领导内部抗议的谷歌研究员惠特克辞职,反映一个日渐增强的趋势,即科技公司员工试图担当所在企业的良心。
2019年7月25日

车企的“猴子实验”与精英的堕落

魏登费尔德:德国工业界一直在追求技术上的卓越。但至少过去10年,这种追求是以牺牲伦理道德为代价的。
2018年2月6日

该不该多懂一点哲学?

邰蒂: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哲学这门学科,古老且值得尊敬,但真正在乎它的人却越来越少。
2017年12月20日

德国人的经济观没错

拉赫曼:意大利前总理蒙蒂喜欢说,欧元区问题部分在于“对德国人而言,经济学仍是道德哲学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德国人没错。
2017年12月20日

江歌事件映射出转型社会的人性、道德与法治困惑

李昊:中国需要在一个个案件中凝聚现代法治的基本共识,愿我们在激昂呼唤公正时,能够审视自己奉行的公正标准。
2017年11月16日

从种族歧视、警察暴力和虐杀动物谈同理心

黄亚生:人类文明是从小同理圈向大同理圈演化的历史,而向袋鼠、抱小孩妇女和和平示威者施暴的人,同理圈很小。
2017年9月30日

奶奶杀孙女惨剧与工具化的人

周健:人本身的善没有成为人行动的目的,而是把人当成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甘愿为奴”往往是人自己打造的。
2016年12月7日

危险的道德优越感

斯卡平克:一项研究发现,连囚犯都认为自己在道德上更优秀,不仅好于一般囚犯,还好过铁窗外的良民。
2016年12月5日

在过激的世界中坚守礼仪

蒂尔尼:礼貌要求我们友善对待彼此。最近去世的莱昂纳德•科恩是好榜样,在他身上,礼仪和道德浑然天成。
2016年11月30日

高新技术会带来多少道德难题?

FT副主编桑希尔:随着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和机器人领域的技术进步,每个人都急于弄清楚其对社会、经济和道德层面的潜在影响。不妨先考虑三个问题。
2016年1月25日

自由主义的道德观与国家观

北京大学宪法学教授张千帆:自由主义不等于道德虚无主义,但真正的道德观念只有在自由交流的环境下才能建立起来,绝不可能通过国家强制和灌输来实现。
2016年2月13日

惩治犯人应避免伤及无辜

天则经济研究所茅于轼:孔子所谓“以直报怨”,我的理解,就是以符合道德的原则对待犯人。目前世界各国惩治犯人的大体方式是以怨报怨,让犯人承受痛苦,但这并不符合道德。
2015年7月28日

资本主义的道德困境

FT专栏作家普伦德:大起大落的商业和金融周期是资本主义的永久特征。最近中国股市的暴涨暴跌说明,在中国驯服资本主义野兽和在西方一样棘手。但更为根本的是合法性问题,这涉及贪婪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作用。
2015年9月30日

性、通奸及爱情神话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官方高调使用“通奸”一词,看似对官员的性道德要求高于百姓,实属高举轻打,淡化了性腐败的危害,给权力与性的交换涂上了一层浪漫光泽。
2014年11月28日

亲亲相隐还是大义灭亲?

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理事邓聿文:让亲人互相检举揭发,无疑会摧毁正常的伦理亲情,不但给个人家庭,也给整个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文革就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
2014年9月17日

重建金融业道德底线

FT专栏作家普伦德:在一个资产回报率多年停滞、只能借助杠杆和过度冒险来提高股本回报率的行业里,严重依赖奖金和与股价挂钩的奖励方式,是很荒谬的。
2014年6月18日

假如中国大学生听了《公正》课

FT中文网专栏作家何帆:承认不同文化和社会间的分歧,可能会迫使我们面对很多不舒服的东西:如日本和亚洲各国对战争历史的分歧,如香港街头大陆幼童撒了一泡尿。
2014年4月28日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