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0.8元/天 立即订阅
马丁·沃尔夫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频道首页
全球经济
中国经济
贸易
环境
经济评论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修改头像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全球“过剩”资金从何而来?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对于目前全球经济流动性过剩的现象,有两种解释:“储蓄过剩”和“资金过剩”。哪种说法更合理?搞清这一点重要吗?
2007年7月16日
当今全球金融风险与收益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金融是市场经济的大脑。唉,就像人类大脑一样,它能在刹那间从贪婪转向恐惧。有时(就像现在),“大脑”的表现就像对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漠不关心。
2007年7月5日
金融资本主义如何转型?(下)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金融资本主义对国家政治也构成新的挑战。金融投机者一年能赚数十亿美元,美国似乎容忍他们这么做,但在其它将权力赋予大多数人的民主国家,肯定会反对财富的重新集中。
2007年7月4日
金融资本主义如何转型?(中)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伦敦和纽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而香港成为亚洲头号国际金融中心,皆非偶然:英语社会的法律传统与观念,似乎是金融发展的重要资产。
2007年7月3日
金融资本主义如何转型? (上)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近20年来,我们见证了全球对地方的胜利,见证了投机者对管理者及金融家对制造商的胜利,见证了管理资本主义向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转变。
2007年7月2日
政府并不能让我们幸福
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如今,幸福学成了一种时尚,并主张政府政策的目标应当是实现最大幸福。我认为,政府应做的事情是致力于减轻伤害,同时避免增加伤害,政府不能让我们幸福,幸福是我们必须为自己追求之物。
2007年6月26日
华尔街日报不应卖给默多克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默多克是个了不起的商人,而《华尔街日报》是份了不起的报纸。但如果默多克收购《华尔街日报》,那么这份报纸可能难保其独立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2007年6月21日
中国需要重新平衡经济增长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过去两年,中国GDP的增长有近四分之一来自净出口的增长。这不可能再持续很长时间。在不久的某一时点,需求必须至少赶上GDP的增长步伐,如果不是增长得更快的话。
2007年6月6日
私人股本这个“野蛮人”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近期私人股本十分活跃。支持者认为私人股本使企业更有效率,而反对者认为,私人股本是金融操纵者和资产剥离者。到底该怎样看?
2007年5月16日
拯救最贫穷的10亿人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牛津新书指出,世界上仍有10亿人生活在经济停顿或衰退国家。为什么会这样?外部世界又能怎样干预?我尤其欣赏该书对非政府组织的驳斥。
2007年5月15日
谁说美国人不需要社保?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美国需要一个基本社保体系,为弱势群体提供教育和医疗补助。否则美国将失去活力,保护主义将乘虚而入。
2007年4月23日
再谈中印龙象之争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中印两个经济体近年都表现不凡,中国更为卓越。印度的亮点是服务业,中国则是工业。这两个人口大国的高速增长,或许会持续一代人的时间。
2007年3月29日
人为制造的气候灾难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人为的气候变化也许确实是一场灾难,但更令人担心的是政府的反应。
2007年3月20日
全球股市还会大跌吗?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全球金融市场波动一阵是好事,美国股价目前确实偏高。真正的问题是,高增长、低通胀的全球经济良好局面能持续多久?
2007年3月8日
富国能完全开放边境吗?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有人建议,富国对来自穷国的移民,与其徒劳地防堵,不如敞开大门,让他们全都进来。那么,富国如果完全取消移民限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2007年2月8日
|‹
上一页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