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防疫

美国航空公司寻求取消戴口罩规定

航空公司高管希望美国政府如期取消定于下周失效的戴口罩规定,但民调显示大多数民众仍希望维持这些规定。
2022年4月12日

美国下令驻上海总领事馆非紧急雇员撤离

上海已成为中国自2020年初首次出现新冠疫情以来最严重疫情的中心,该市对疫情的处理将是对中国坚持清零政策的一次考验。
2022年4月13日

英卫生部门领导人指责政府对管控新冠“失去兴趣”

随着感染率达到历史新高,英国NHS联合会敦促大臣们重新思考管控新冠的策略。
2022年4月11日

中国脆弱的陆路供应链

李瀚明:公路和铁路等陆路供应链的疫情防控难度,远大于海路和空路供应链。对于中国来说,内循环下陆路供应链的疫情防控尤为重要。
2022年4月11日

上海疫情:“封城”之后

周浩:目前“清零”和“共存”的讨论愈演愈烈,厘清新加坡等地同上海防疫的区别和相似之处,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去理解上海疫情的走向。
2022年4月11日

上海社区防疫的困难与短板

叶胜舟:志愿者未有效发动;核酸检测存在交叉感染风险;志愿者存在交叉感染风险;居家隔离知易行难;正能量宣传导致居民攀比;物资短缺等。
2022年4月8日

英格兰新冠住院病例数逼近今年1月高点

随着Omicron亚种病例持续激增,NHS面临的压力增大,救护车和紧急护理的提供方缩减了服务。
2022年4月7日

上海封锁“将对几乎一切贸易产生全球性影响”

中国许多城市近期实施的疫情限制措施造成了物流拥堵。作为全球最大港口的上海实施封锁,已促使一些进出口企业改变货运路线。
2022年4月7日

隔离在家的话,不如和孩子跳支舞吧

秦轩:对于绝大多数有娃家庭来说,带娃才是居家隔离最大的挑战吧。养条狗还得天天出去遛一遛,何况养个娃。
2022年4月7日

新一波疫情导致英国员工缺勤率不断上升

最新的新冠病毒Omicron BA.2变种席卷英国,截至3月26日的一周内,490万英国人感染,创下新纪录。
2022年4月2日

离港潮助推新加坡房产网站PropertyGuru

逃离香港严苛防疫措施的外籍人士涌入新加坡购买黄金地段的住宅,在美上市的新加坡领先房产网站PropertyGuru预计将受益。
2022年4月2日

3月中国PMI出现收缩,凸显疫情的影响

中国官方制造业PMI跌至49.5,为5个月来的低点。非制造业PMI跌至48.4,为去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2022年3月31日

中国加工出口产业的三大阿喀琉斯之踵

李瀚明:劳动力密集型出口加工工厂、复杂的社区居住环境、以及出口物流能力共同构成了加工出口产业城市在新冠疫情面前的“阿喀琉斯之踵”。
2022年3月28日

“与新冠共存”不等于放弃防疫

阿胡贾:学会与一种仍在传播的病毒共存与假装这种病毒不再存在之间存在天壤之别。如果我们真的想要前者,我们就应该避免后者。
2022年3月28日

Omicron毒株侵袭:中国三城防疫比较

叶胜舟:香港自然免疫,长春硬核抗疫,深圳弹性抗疫,各有利弊。疫情尚未结束,总体判断孰优孰劣为时尚早,可能也无标准答案。
2022年3月24日

科学家围绕第四针新冠疫苗的必要性展开争论

专家们同意有必要为老年人接种第四针疫苗,但有些人认为没有必要再次为年轻健康人群接种。
2022年3月23日

新冠的终局:如何从动态清零过渡到全面放开?

刘劲:中国面临三个挑战,会增加动态清零的成本或者降低其回报,这必然会逐渐推动中国的防疫政策从动态清零到全面开放的转变。
2022年3月23日

香港放松入境管制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宣布4月1日起取消针对九个国家的航班熔断机制,并缩短抵港人士在酒店隔离的时间。
2022年3月22日

外籍人士离港潮致新加坡顶级私校一位难求

逃离香港严苛防疫限制措施的外籍人士,很难为子女争取新加坡顶级私立学校的入学机会,这促使一些家庭重新考虑是否搬到这个与香港竞争的金融中心。
2022年3月22日

电子产业链上的三只蚂蚱——为什么东亚三国对疫情都很谨慎?

李瀚明:在电子产品供应链上分工合作的东亚三国在疫情之下,几乎保持了完全一致的对外管制边境、对内限制行动的抗疫“铁桶阵”。
2022年3月20日

日本高管敦促放宽旅行限制以重振并购潮

日本企业界抱怨称,严格的边境规定阻碍了并购交易,让日本落后于英国和美国的竞争对手。但民调显示只有三分之一的日本人希望进一步放宽限制。
2022年3月17日

人才流失加剧香港经济困境

严格的新冠防疫控制措施、强制隔离和封城威胁引发香港人才外流,加剧了香港的经济困境。
2022年3月15日

为什么新加坡“与病毒共存”的做法在中国行不通?

李瀚明:这一年半的时间,新加坡流失了23万名外国劳工,体力劳动者的流失为新加坡带来了市面百物腾贵的后果。
2022年3月14日

新加坡抗疫之路优在何处?

赵剑飞:新加坡采取了更柔和的政策,避免了早期出现大量人口死亡的情况,这是一个难得的成就。对中国而言,新加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对象。
2022年3月3日
|‹上一页‹‹4567891011121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