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0.8元/天 立即订阅
GDP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全球地产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修改头像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GDP
关注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名与实
FT中文网撰稿人北溟:中国经济政策可概括为“名义上稳,看上去松,实际上紧”。这种名实不符的错杂形势造成很多伪命题,最典型的就是“稳增长与调结构何者优先”。
2015年11月11日
美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消费保持强劲
第三季度实际GDP年化增长1.5%,但强劲消费表明经济仍处于正轨
2015年10月30日
世界经济将迎来“通缩繁荣”期
朗伯德街研究所乔伊列娃:通缩是指中国、新兴市场以及大宗商品生产国的需求下滑;繁荣是指美欧等国家庭支出逐步上升。虽然不致于过度悲观,但一些指标仍需留意。
2015年10月29日
李克强:不会“死守”7%增长目标
中国总理表示,从没讲过要死守某个点,而是让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2015年10月26日
中国距离金融危机有多远?
FT中文网撰稿人桑言:8、9月份的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持续处于荣枯线下,这让第三季度6.9%的GDP增速显得不那么令人信服。大宗商品价格的低迷、全球股市的和汇市的动荡,充分说明各路投资者纷纷看空中国,对系统性、全局性金融风险仍然感到担心。
2015年11月10日
中国低增长背后有何转型亮点?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又一次经济数据出炉,又一次关于数据真实性的全民大讨论开始。真实情况也无需过度悲观,服务业与消费的亮点不容忽视。
2015年10月21日
中国经济增速到底有多快?
经济学家伍晓鹰:过去五年,中国GDP年增长率为6.1%,比官方数据低2.6%。政府干预甚至参与经济活动是经济问题的根源,也是数据问题的根源。
2015年10月20日
中国经济不能丢掉“旧引擎”
FT《中国投资参考》研究总监哈尔平: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是,新的增长引擎还未发动,但旧引擎的问题已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只有首先让旧引擎恢复动力,才能真正启动新的经济再平衡。
2015年10月20日
分析:中国经济再平衡进入关键期
第三季度中国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增长结构继续向政府希望的消费和服务转型。尽管强劲服务业数据有些令人费解,但政策制定者的确释放出“保7”明显信号。
2015年10月20日
中国经济没那么差?
中国经济已成全球热点,官方公布三季度GDP6.9%,第四季度能否反弹争议颇多。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张春认为,应该建立有中国制度特征的经济模型。
2015年10月19日
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跌破7%
为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最慢季度增速,原因是服务业的增长未能抵消制造业和房地业的疲软
2015年10月19日
Lex专栏:中国经济转型并未偏离轨道
9月贸易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仍在放缓。但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各项数据似乎表明,从重工业向消费的经济转型正朝着正确方向推进,即便速度较慢。
2015年10月14日
调查:中国第三季度GDP增速将为6.7%
受访的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经济第三季度的增速将低于官方为全年设定的目标
2015年10月13日
房地产之后,谁将承接投资接力棒?
上海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胡月晓:在房地产行业大周期拐点和全球经济结构重塑背景下,中国投资增长还将低迷。四万亿扭转经济增速下滑的同时,也带来政府债务的大增长。
2015年10月18日
全球经济战略亟需重大改变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工业国家陷入长期停滞,新兴市场遭遇逆流,全球经济正面临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的险境,政策制定者应明确将经济增长加速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而手段不能局限于货币政策。
2015年10月9日
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可信吗?
如今,中国官方经济数据不可信已是许多人普遍接受的共识。但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教授霍尔兹认为,中国官方的名义GDP依然可信,只是采用的GDP平减指数有问题,东京一桥大学经济学教授伍晓鹰则认为,中国的官方数据存在根本缺陷。
2015年11月25日
短线视点:近看中国经济数据
中国经济在放缓已无可争议,但近距离看中国的数据,会发现并非所有数据都指向下行的方向,有一些与消费者相关的数据表现非常强劲。
2015年9月23日
中国经济增长的“中断”风险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中断”的可能性是几十年来最高的。这种中断局面可能不是短暂的。中国政策制定者必须在不崩盘的情况下,对不断放缓的经济进行转型。中国经济的下阶段走向成迷。其解决方案将影响全世界。
2015年9月6日
中国经济模式神话破灭?
有关中国领导人是世界上最有能力的技术官僚的神话,似乎也随着中国股市泡沫的破灭而破灭。中国政府大规模救市努力的失败,以及人民币的突然贬值,严重动摇了全球对于中国市场威权主义模式的信心。
2015年9月1日
中国经济需要“针灸”刺激
中国经济学家李稻葵:中国当前的问题不是股市抛售,而在经济本身。应对经济放缓,无需采取像2009年那样的大规模刺激计划,而应找准穴位,实施“针灸”式刺激。
2015年9月1日
中国的政治风险远超经济风险
《经济学人》前主编艾默特:真正值得外界关心的问题,并非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到底是多少,而是在经济承压的背景下,中国事态提出的三大政治问题。
2015年9月1日
经济学家如何进行经济预测?
FT中文网撰稿人夏春:四位经济学家关于毛氏时代经济研究引发诸多讨论,新闻热点和学术关注点有何不同?经济学界如何看待文革遗产?为什么大多数人热衷于追逐专家预测?
2015年8月18日
日本经济第二季年化萎缩1.6%
反映日本需求依然疲软,增大该国央行年内出台更多宽松政策的预期
2015年8月18日
中国经济
中国GDP增长率下降本身对其他地区并不产生丝毫意义。对GDP重要的是贸易顺差的规模。如果中国贸易顺差上升,那么世界其他地区GDP将相应减少(其他所有条件不变的话)。在这种情况下,贸易顺差也是表明中国对世界真实影响的一个合理指标。评估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从贸易着手。
2023年1月27日
热门文章
1.
德国决定向乌克兰提供豹式坦克,基辅取得重大胜利
2.
英国工业联合会主席:限制外国留学生将是“彻头彻尾的疯狂”
3.
德国“豹”将现身俄乌战场,我们为军火商莱茵金属算笔账
4.
中国家庭储蓄创纪录增长17.8万亿,能否引爆“报复性消费”?
5.
外汇储备大幅下降,巴基斯坦经济濒临崩溃
6.
俄罗斯导弹袭击基辅、敖德萨等多个乌克兰城市
7.
阿斯麦CEO称芯片需求预计在2023年中反弹
8.
美国2022年GDP增长1%
9.
马斯克称特斯拉今年可能卖出200万辆车
10.
“毫无犯错的余地”:日本央行下任总裁面临严峻挑战
|‹
上一页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