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中国汇改为何难?

北京大学教授卢锋:过去20年,中国一直探索建立与开放大国利益一致的“真实而合理的汇率”;然而似乎未能彻底摆脱“过于胆怯的”浮动恐惧心态羁绊,汇改仍需攻坚。
2012年4月27日

短线观点:欧元“中国造”

应该给欧元盖一个戳,印上“中国制造”。只要中国继续外汇储备多元化进程,就注定会为欧元保值。但若中国成功向内需经济转型,那么欧元前景就不那么看好。
2012年2月16日

日本考虑投资中国国债

如能落实,日本将是第一个在外汇储备中持有人民币的G7国家
2011年12月21日

美国国债受外国投资者热捧

9月中国的美债持有量增加113亿美元,至1.148万亿美元
2011年11月17日

中国8月出售365亿美元美国国债

中国的美债持有总量由此降至1.137万亿美元,为一年来最低水平
2011年10月19日

中国援欧很务实很市场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叶檀:中国不是救世主,不存在援助欧元的问题,确切表述是,中国是否需要购买欧元资产。要回答这个问题,非常简单。
2011年9月27日

中国该不该救欧元?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 中国不太可能冒险动用自己的巨额外汇储备来拯救欧元,因中国政府认为,欧洲人自己犯的错误必须自己改正。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亚洲项目负责人布朗: 如果中国不出手救欧元,将错失成为全球强权的黄金机会。
2011年9月22日

重新审视中国的外储多元化策略

中国安邦咨询研究总部:在西方债务危机不断深化、经济持续低迷的当下,美国资产仍然是世界上最“硬”的资产。中国有必要重新审视外储资产多元化的策略。
2011年8月31日

日本拟用千亿美元外储鼓励资本流出

希望借此帮助受到日元升值损害的企业
2011年8月25日

人民币兑美元升破6.4引关注

近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步走高,同期多数新兴市场货币走弱。交易员们怀疑,中国政府正在汇率问题上采取一种更积极大胆的新立场。
2011年8月12日

Lex专栏:美国担心人民币升值?

中国应该让人民币升值——美国政客为此声嘶力竭地叫喊了10年。但在中国终于有可能改变汇率政策之际,美国和其它国家意识到,它们有理由担心人民币升值的后果。
2011年8月12日

外管局在慕尼黑再保险持股逾3%

在外管局增持慕尼黑再保险之前,巴菲特也在增持该公司股份,目前持股逾10%
2011年8月12日

中国7月贸易顺差跃升至315亿美元

出口意外走强导致顺差扩大,显示全球经济韧性可能比投资者想象中更强
2011年8月11日

分析:中国纵容美国寅吃卯粮

中国指责美国没有做到“量入为出”,可中国正是廉价债务这种“毒品”的主要供应者。而这是其扭曲汇率制度的直接结果。
2011年8月9日

中国如何摆脱“美元陷阱”?

中国学者余永定:如果说中国能够从美国债务危机中得到什么教训,那就是中国必须防止外汇储备进一步积累。中国央行必须停止买入美元,并尽快放开人民币汇率。
2011年8月8日

中国敦促美国“量入为出”

中国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者。美国信用遭降级后,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严辞批评美国。其英文评论呼吁“美元的发行应该受到国际监督”。
2011年8月8日

如何看待美国主权信用降级?

安邦咨询:美国评级被降对美国金融市场和美国经济都是一个打击。不过,对于美国评级调降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影响,实在是不宜做过度悲观的解读。
2011年8月8日

A股大跌或非美债之罪

FT中文网财经编辑徐瑾:美债被降级,亚太跌声一片,中国外储缩水之忧延续至A股。但如将暴跌归咎于外部因素,很可能忽略市场给出的经济放缓信号。
2011年11月23日

中国对美元仍不放心

美国在最后一刻避免违约后,按理说中国会松口气。但在华盛顿上演这场闹剧期间,中国表达的看法前后相当一致:美元今天得救了,但其未来仍岌岌可危。
2011年8月3日

不如藏汇于民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叶檀:如果中国继续外汇占款为主的基础货币发行体制,就意味着民众永远不可能有分享外汇储备及其投资收益的一天。
2011年11月23日

中国呼吁美国“尊重和维护投资者利益”

中国外管局称已注意到评级机构有关美国主权评级的警告
2011年7月21日

中国外储飙升加剧通胀担忧

第二季度中国外汇储备增加1530亿美元,突显压低本币汇率政策的风险
2011年7月13日

巴西财长:全球汇率战“尚未结束”

曼特加称,巴西正准备采取进一步措施抑制本币升值
2011年7月6日

看空美债是个错误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刘海影:中国可能正在考虑将更多外储投资于欧债,这需要三思。从美元汇率及美元利率角度分析,美债前景值得谨慎乐观。
2011年7月4日
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