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订阅付费资讯
环境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微信登录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频道首页
全球经济
中国经济
贸易
环境
经济评论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QQ空间
读读日报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修改头像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奥运也要赢“绿色”奖牌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奥运是当今世界体育盛事,对环境有巨大影响。如今,奥运的意义不仅仅是金牌、银牌和铜牌,也应在环保上为人类作出贡献。
2007年12月12日
潘基文:中印应对全球减排贡献更大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Ban Ki-moon)昨日表示,中国与印度应该和富裕国家一起,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担负起更多的责任。
2007年12月11日
气候变化约定:中国的底线?
中国希望从巴厘全球气候变化峰会上得到什么?埃文斯在环境网站“中外对话”撰文,对相关的全球协定,北京是否会支持一个稳定的上限,完全取决于其对气候变化紧迫性的认识。"
2007年12月11日
讲环保也要追求“两位数”
FT中文网编辑:读一文我深有感触。我是一名英国的留学生,每天都注意在用完水的时候关水,走完楼道的时候关灯,离开教室的时候关灯,尽量使用一些能循环再用的东西,能省则省。
2007年12月7日
中印不肯为碳排放设限
国际能源机构预计,中国可能会在2007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印度则将在2015年左右成为全球第三大碳排放国。但在巴厘岛全球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印为什么不肯为碳排放设限?
2007年12月6日
联合国:中国和印度无需承担全部减排负担
联合国昨日在一份议程拟定报告中称,中国和印度不应在抗击气候变化方面承担全部负担。几天后,联合国将召开一个政府间会议,就《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的后续协议进行谈判。
2007年11月28日
萨科奇:欧盟可能惩罚中国等碳排放大国
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Nicolas Sarkozy)昨日警告中国,欧盟(EU)可能会对来自碳排放大国的廉价进口产品进行惩罚,以保护那些必须达到严格环境标准的欧盟公司。
2007年11月28日
欧盟将放弃对进口商品开征碳排放税
欧盟(EU)正在放弃征收“碳排放税”的计划,转而推动各产业达成全球自愿协议。欧盟原计划针对那些它认为没有对抗气候变化的国家,对进口自这些国家的能源密集型产品征收“碳排放税”。
2007年11月26日
旅行是环保杀手?
旅行最近被西方舆论诟病为地球的敌人,酒店业和航空业因此不断以减排自我标榜。为了环保,人们就应该呆在家里吗?
2007年11月22日
欧盟推迟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措施
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已经决定,推迟实行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气候变化应对措施,原因是欧盟内部此前就如何分担责任出现了尖锐分歧。
2007年10月22日
环境污染不应只让中国政府“买单”
据我所知,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原料药出口的最大国家。全世界有80%以上的药品都依赖中国的原料药。而生产原料药的企业,可以说是污染程度最高的化工企业。
2007年10月22日
政府应通过自身改革来推行环保政策
FT中文网编辑:读了一文,我觉得无论其他国际报告如何评论,中国执政党应该把目光放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
2007年10月22日
污染环境有时不可避免
FT中文网编辑:读完一文,我觉得中国现在的经济增长模式类似于西方发达国家100多年前所用过的,这与国体和政体无关,仅与经济增长有关。
2007年10月19日
中国:“污染型增长”何时了?
(FT2007中国报告之七)
中国逾10%农作物受水源污染影响,使那些饮用瓶装水的人也受到健康威胁。随着严重污染事件屡屡影响基本民生,北京不得不重视环境问题,但地方政府执行不力仍是问题。
2007年10月18日
质疑中国钢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
FT中文网编辑:读了一文,我觉得如果产钢的工艺流程相同,吨钢排放二氧化碳的数量应该是相同的,因此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一半来自中国钢铁工业是不可信的。
2007年10月11日
布什敦促国际合作抗击气候变化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George W Bush)昨日表示,抗击气候变化的“决定性时刻”已经到来,他敦促富国和穷国共同努力,探索一条新的国际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
2007年9月29日
沃尔玛拟收集供应商碳排放数据
沃尔玛(Wal-Mart)将要求供应商测量并报告其温室气体排放量,这是沃尔玛披露其碳排量的最大举措。很少有企业披露自己的碳排放量,因此难以判断哪些企业“清洁”,哪些企业“肮脏”。
2007年9月24日
克林顿呼吁美国全力应对气候变化
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表示,美国需要进行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经济动员,集中力量,引入新的能源科技和监管激励措施,以抗击全球变暖。
2007年9月24日
北京淡化奥运会空气污染担忧
北京市委书记兼奥组委主席刘淇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运动员明年8月份将能够正常参赛,有关方面不计划在奥运会期间勒令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工厂停产。
2007年9月18日
中国建筑从灰色走向绿色
通过推进大型建筑的节能措施,中国每年能够节省1亿3500万吨燃煤,但是这能说服房地产开发商迈向绿色吗?自由撰稿人亚历克斯·帕斯特纳克从北京为环境网站“中外对话”报道。
2007年9月18日
“中国、印度和俄罗斯污染最严重”
Planet's most polluted sites unveiled
2007年9月13日
“中国、印度和俄罗斯污染最严重”
在全球十大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中,上述三个国家各占两个,而另外四个地区分别位于秘鲁、乌克兰、赞比亚和阿塞拜疆。
2007年9月13日
中国工业污染更应得到关注
尽管美国和欧洲对中国产品安全问题反应强烈,但中国的工业污染更值得国际社会关注。中国规模庞大、效率十分低下的工业经济不仅污染了中国自己的环境,也渐渐污染着亚太地区和全球的空气,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
2007年9月10日
西方应与中国一起解决污染问题
FT中文网编辑:读完一文,我觉得对于中国制造带来的健康问题,如果要进行道义上的考虑,那么污染问题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2007年9月7日
购买碳排放额是“先污染再治理”
因为他开车,碳被排放到大气,然后他又花钱处理这些排放出去的碳。难道这不是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路子吗?为什么不能减少开车的次数,这样不是可以真正做到减排吗?
2007年9月5日
媒体要大力宣传环保
媒体不仅仅是要宣传和倡导,而且需要通过各种节目和报道来如实的反应和揭露中国环境问题的现状,环保工作的现状,让国人也认识到自己已经处在怎样一个危机中,全世界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关注是怎么样的……
2007年9月5日
芮成刚:首次购买碳排放额度
在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一年之际,中国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芮成刚第一次购买了碳排放额度,以抵消他将在一年中开车所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的影响。他在环境网站“中外对话”上解释这样做的原因。
2007年9月4日
中国呼吁“全民节能减排”
中国政府声势浩大的节能减排活动又开辟了一条新战线,呼吁“每个公民每个家庭”采取行动,以应对(政府所言的)日益严峻的形势。
2007年9月3日
北京的三个主要污染源
2,北京的公交。发展公共交通是个不错的想法,可是公交车也得环保啊。看看现在的公交大巴,一出站,油门一踩黑烟嘟嘟的,经常坐车的人应该体会的到,那种油烘烘的浓烟伴着热浪夹杂着街道上的尘土,简直叫人没法呆。
2007年8月23日
中国煤电厂拟摘下污染帽子
中国内蒙古丰镇发电厂曾以向北京供电为豪,但随着中国政府决定提高能源效率并减少排放,像丰镇这样技术陈旧的燃煤电厂承受着控制污染与坚持生产的双重压力。
2007年8月15日
《出钱让中国减排》一文很客观
作为关注社会现实的文章,作者自然将目光首先投向最近中国的例子,然后再指出几年前美国的类似表现,说明“这种反抗并非中国独有”,这样的安排十分符合逻辑的叙述顺序。
2007年8月13日
热门文章
1.
从钱币历史看比特币的估值和未来
2.
后疫情外交:世界棋局中的中美欧俄复合三角关系
3.
美国将多家中国超算实体列入出口黑名单
4.
菲利普亲王去世,享年99岁
5.
拜登应拿出勇气逆转特朗普对华政策
6.
金正恩提醒朝鲜要再次迎接“艰难行军”
7.
菲律宾指责中国在南中国海问题上蔑视国际法
8.
FT社评:全球最低公司税是个好主意
9.
为何99岁菲利普亲王拒绝国葬?
10.
伊朗释放韩国油轮
|‹
上一页
‹‹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