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订阅付费资讯
不良贷款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微信登录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下午茶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全球地产
标准订阅
高端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数据新闻
FT研究院
FT商城
高端物业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QQ空间
读读日报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修改头像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不良贷款
关注
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走势猜想
银行从业人员张庆昌:中国银监会强调银行业下半年首要风险是不良贷款持续上升。今年不良贷款率会真的上升到2%以上吗?影响不良贷款关键因素是什么?
2013年10月9日
外汇储备救不了中国坏账
FT驻香港记者戴维斯:在研究了一番中国坏账问题的严重性之后,许多人可能会指出,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是一条可靠的出路。但出于多种原因,中国政府现在不可能仿效过去,大规模动用外汇储备。
2013年9月3日
中国银行业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
注销及出售不良贷款的举措是行业总体不良率保持较低水平的原因
2013年8月30日
Lex专栏:华融计划上市
在悲观者认为中国可能面对新一轮银行债务问题之际,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计划明年上市的消息,对中国如何应对大规模银行坏账问题,无疑是一种提醒。
2013年8月19日
分析:中国如何市场化去坏账?
在融资和进一步增加杠杆后,中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总共可能吸收金融体系1.2万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贷款或资产。但随着系统越发庞大,纾困的可行性也引发更多疑问。
2013年8月19日
中国拟用市场化手段处理“坏债”
信达和华融两家资产管理公司将赴港上市,用上市筹得资金购买更多不良贷款
2013年8月16日
亚洲银行面临挑战
就连中国政府也得出结论:经济增长动力不会再来自基建等领域的投资,必须来自国内消费。因此中国的银行将不得不寻找新机会。而面临这一挑战的并非只有中国。
2013年1月10日
中国银行业暗藏危机
Lex专栏:尽管平均0.9%的不良贷款率似乎在掌控之中,但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在恶化。对地方政府债务展期,意味着它们未来的不良贷款问题将更严重。
2012年9月5日
中国银行业面临不良贷款威胁
各大银行都报告上半年不良贷款小幅增加,而逾期贷款增幅要大得多
2012年8月31日
分析:中国银行业坏账“迟到”
许多投资者相信,中国各银行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发放创纪录贷款后,最终将面对“清算之日”。仔细查看银行业绩就会发现,潜在贷款问题的迹象相当明显。
2012年3月30日
Lex专栏:关注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
如果以中国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拨备作为判断依据,中国银行业前景正在迅速恶化。经济增长放缓,加上2009年政府主导的大量贷款即将到期,前景不容乐观。
2012年3月23日
Lex专栏:中国不良贷款率的数字游戏
尽管中国各银行的利润达到创纪录的高点、坏账率保持在低位,但它们的股价却仍在创纪录的低点附近徘徊。这说明市场并不相信中国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
2011年10月31日
中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多元化之路
从不吉利的起点出发后,中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所走的道路,全都偏离了为四大行处置坏账的初衷,而变成了“准精品”投资银行。
2011年7月22日
中国工行淡化信贷风险
中国工商银行一直坚称,在金融危机后向地方政府发放的6400亿元贷款不会带来系统性风险。但董事长姜建清在接受FT专访时承认,向地方政府控制的开发公司无节制放贷,对经济构成一定风险。
2011年3月29日
中国不会发生金融危机?
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在人大会议间隙接受FT独家专访,对中国发生银行业危机的说法不以为然,认为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大幅增加的几率很小。
2011年3月10日
Lex专栏:中国不能“宠坏”银行
中国早该对银行多加管束。银行利润连续7年增长,去年达到极致,银行收益相对于整体经济已处于过高水平。
2010年10月28日
刘明康警告中国银行业风险
中国银监会主席称,“银行系统性的风险暴露隐患不容忽视”。这一警告与大多数国有银行最近几周在中期报告中披露的乐观前景形成对比。
2010年9月9日
中国整顿表外贷款治标不治本
尽管中国银监会对银行表外贷款下达了临时禁令,但如果银行和信托公司找出办法,绕开这些规定,不受监管的证券化和表外放贷将很快卷土重来。
2010年8月16日
Lex专栏:中国表外贷款属可控风险
中国各银行通过信托公司将贷款转到表外的“非正式证券化”操作,是一种可控的风险,而不是系统性风险。更令人不安的似乎是银行规避政府下达的信贷额度。
2010年8月12日
中国要求银行将巨额表外贷款转入表内
此举可能使某些银行承受严重压力,需要进行又一轮大规模筹资
2010年8月11日
银信合作需要阳光
FT中文网经济评论员吴铮:中国监管银信合作,最好的方式不是简单地将其扼杀,而是在堵住银行表外资产监管漏洞的同时,将银信合作规范化、阳光化,使其成为有益的金融创新。
2010年8月11日
FT社评:中国银行业别走回头路
当别的国家穷尽公共财力拉动经济增长时,中国把大部分负担转移到了国内银行的肩上。这意味着,持有各大银行四分之一股权的私人投资者,实际上资助了这股放贷潮。
2010年8月2日
分析: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堪忧
地方政府贷款中有五分之一可能违约被视为相对的好消息
2010年7月28日
中国官员警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
在各银行贷给地方政府的7.7万亿元中,有超过二成面临严重违约风险
2010年7月27日
Lex专栏:真正的压力测试在中国?
这才是压力测试。中国银监会估计,中国各银行贷给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7.7万亿元人民币中,可能有大约四分之一难以收回,几乎相当于中国银行体系6月底不良贷款存量的4倍。
2010年7月27日
中国观点:中国最差银行备战全球最大IPO
中国农业银行一直被认定是中国最后一家上市的大型国有银行,但没人料到,它的IPO会拖得这么久。造成拖延有多种因素。最突出的是,没人知道农行账簿上到底有多少不良贷款。
2010年6月3日
Lex专栏:刘明康的警惕之心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因在过去一年中对银行不良贷款的快速反应能力,给国际社会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在信贷井喷一年之后,在2010年,他必须更加小心。
2009年12月28日
中国应提早防范信用卡风险
FT中文网经济评论员吴铮:如果轻视信用卡市场的风险,那么今天不良贷款的增长,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2009年12月4日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寿险合资公司
合资伙伴是日本最大的寿险公司日本生命保险相互会社
2009年9月25日
分析:中国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
10年前金融危机遗留下来的不良贷款问题,中国仍然没有妥善地解决。人们担心,就在下一轮金融危机即将来临之际,中国正在推迟对前一场危机的最终评估。
2009年10月19日
Lex专栏:中国不良贷款令人担心
今年中国银行业放贷量出现爆炸性增长,使很多人担心坏债将相应增加。这种担心有道理,毕竟,中国连上一次大举放贷遗留的问题都没有解决。
2009年9月25日
热门文章
1.
每周时事分析:中国对美喊话为何一再收效不显著?
2.
拜登签署行政令要求审查关键供应链
3.
大宗商品“虚火”旺盛?
4.
沃尔沃与吉利汽车放弃合并计划
5.
英国WaveTouch公司起诉华为和汇顶科技侵犯专利
6.
为什么黑人的命也重要:读《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一个美国奴隶的生平自述》
7.
中国期货经纪公司在铜市押注10亿美元
8.
Facebook承诺未来三年为新闻内容支付10亿美元
9.
游戏驿站股价在收盘前90分钟翻番
10.
强生疫苗可有效预防南非变种引发的重症或危重症
上一页
‹‹
1
2
3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