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加息

中国再升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央行周日宣布,从4月21日起,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上调50个基点,至20.5%。这是今年以来中国第四次运用这项工具收紧流动性。尽管多次采取措施应对通胀,今年3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仍升至5.4%,为近3年来最高。
2011年4月18日

全球第二波通胀大潮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倪金节:在经历了长时间世界性货币超发之后,全球通胀已经迎来了第二波浪潮。较之2006年到2008年本世纪第一波高通胀时期,新近一轮全球性通胀大潮,势头看起来更为凶猛。
2011年4月8日

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为加息辩护

但一些经济学家警告,加息将对欧元区最疲弱的经济体构成最严重的冲击
2011年4月8日

美联储短期不会加息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刘海影:美联储加息之议再起,但美国经济复苏的势头并不牢固,核心通货膨胀率仍维持在低水平,故而短期内应不会加息。
2011年4月7日

把握最佳加息时机

FT投资编辑奥瑟兹:在经济过热和产生通胀之前,央行行长们必须开始提高利率。如果判断正确的话,这会让经济稳定调整,不会大起大落。
2011年4月7日

中国再次加息抗击通胀

此次加息比许多分析人士预期的要早,似乎表明即将公布的3月CPI将高于预期
2011年4月6日

清明加息为哪般?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于乎:本次加息市场其实并不意外,时机则耐人寻味。为何选择在清明?市场分析大多认为与通货膨胀有关:即将公布的CPI数据预计会超5%,即便不超,也会维持在神奇的4.9%。
2011年4月6日

中国央行再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旨在减少流动性,遏制近月居高不下的通胀。
2011年3月19日

中国还会继续加息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陈绍霞:一年期央票利率超定期存款,利率倒挂的背后是加息预期的上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实际利率仍将处于负利率状态。
2011年3月18日

欧央行暗示下月加息 市场震惊

该机构对通胀的立场比英美同行明显更为强硬,但经济学家警告紧缩措施
2011年3月4日

加息预期推高欧元汇率

欧洲央行释放加息信号,推动欧元兑美元和英镑汇率分别上涨0.6%和0.7%
2011年3月4日

馒头免税好处多

FT中文网经济评论员吴铮:温家宝总理与网民交流,称物价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大事,并提出解决物价问题的四大措施。除此之外,平抑食品价格还有好思路。
2011年2月28日

亚洲通胀将长期化

汇丰亚洲经济研究部联席主管范力民:当前的通胀并非常见的整体通胀,近几个月来,亚洲各地核心价格都在猛涨。本轮通胀持续的时间将远比多数人预料的长。
2011年2月24日

中国通胀调控手段的艰难回归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陈建奇:本月中国再次加息,表明央行正回归“常态化”的、以调整利率为主导的通胀调控手段。究竟是什么让中国央行“千呼万唤始加息”?
2011年2月17日

调整CPI权重应与公众沟通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CPI权重调整哪怕再微小,也需要与公众充分沟通。而在3月初的两会前,中国央行仍有可能再次提高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
2011年2月17日

CPI调整难掩通胀压力

安邦咨询:中国国家统计局在关键时刻启动“CPI权重调整”这种数字游戏,只会使得CPI数据几乎完全失去作用,而这个数据本身被严重低估也是现实。
2011年2月16日

预期之外的中国CPI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陈宁远:1月份的中国CPI没有破五,但4.9%的CPI能告诉我们真实的市场么?
2011年2月16日

Lex专栏:各国为何“淡化”通胀影响?

1月份中国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9%,其中食品通胀达到10%。而在淡化通胀严重性方面,美国、英国和欧元区跟中国如出一辙。
2011年2月16日

中国调整CPI篮子的影响

中国调整通胀数据的权重是否对1月份通胀数据产生了明显影响?经济学家们似乎茫然不知所措。1月份的CPI为4.9%,低于预期水平。
2011年2月16日

通胀担忧导致美欧加息预期提前

目前市场押注英国将于6月加息,欧洲和美国分别于9月和12月加息
2011年2月14日

不市场,必两难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叶檀:有人认为,中国央行错误判断市场。这种评判过于苛刻,短时间内三次加息后,央行正在走向通往正确方向的轨道上。
2011年2月12日

“中国中小银行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证券报》报道,一些中小型储蓄银行将需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2011年2月12日

中国经济容易出现泡沫

渣打银行全球研究部主管李籁思:中国不是一个“泡沫经济体”,但容易出现泡沫。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都将是暂时的,都代表着买入的机会。
2011年3月1日

中国在鞭炮声中加息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马光远:在兔年的第一个工作日生效的加息,无疑具有多层面的警惕意义。本次加息,已经明白无误地宣布,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质上已经进入从紧和加息的周期。
2011年3月1日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