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内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徐达内

媒体札记:总理的定力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李克强在博鳌论坛上宣称不会针对经济疲软推出“强刺激”,在此前一周的各种吹风后,已不再有新意,但中央媒体仍大声为首辅摆脱“路径依赖”的定力叫好。
2015年3月25日

公款茅台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第一财经日报》质疑,在成品油价格上调仅一周后,中石化便被曝出天价茅台丑闻,让人不禁怀疑石油企业是否真的感受到高油价的成本压力。
2011年4月15日

“破格提拔”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在报章评论版上,周森锋的提拔速度和人品指控是焦点话题,甚至,《人民日报》也建议湖北官方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畴内,充分披露周森锋履职期间翔实的政绩信息。
2011年4月14日

十年未有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全球新闻业经历了十年来最繁忙的十天。日本大地震以核危机在耗尽了媒体整整一周的注意力后,终于开始让位给北非上空呼啸而过的导弹。
2011年3月21日

媒体札记:直播房产税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午后开始流传的“重庆市将于今晚8点公布房产税”消息,通过《新闻联播》那句“同意部分城市试点”而获背书。晚间,房产税在重庆、上海相继登场。
2011年1月28日

媒体札记:“不要拘束”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温家宝与进京上访群众面对面的新闻,长时间停留在五大门户网站的新闻首页上,各地都市报刊出那位妇女抹泪讲述冤屈的头版大图。
2011年1月27日

媒体札记:“嗟,来食!”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各地两会渐入尾声,包括广东。但那些议题并未结束,其中包括八所幼儿园、一份治堵方案,以及一位自称买不起房的副厅级官员。
2011年1月26日

媒体札记:“好中国”还是“坏中国”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环球时报》显然不满于那些只愿意刊载负面报道的媒体,以社评表示:“很难说中国是个‘多么好’的地方,也很难说它是‘多么坏’的地方。”
2011年1月25日

媒体札记:春运痛感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恶劣天气变本加厉。艰难时刻,媒体纷纷站在28.5亿客流阵营一边,加大对铁道部的督促。
2011年1月21日

媒体札记:突尼斯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同一篇新华社稿件,新浪、搜狐的标题是“突尼斯新政府承诺全面改革,专设机构清贪官”,腾讯、网易和凤凰则是“突尼斯新政府专设机构清算贪官,实施新闻自由”。
2011年1月20日

定调之旅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中国前驻美大使周文重将胡锦涛此次访美看成中美关系新十年的“定调之旅”,中国外交部马振岗的说法则是“定位、定向、定议程”。
2011年1月19日

“成就写够,错误写透”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正式出版。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张启华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称,已将“成就写够,错误写透”。
2011年1月14日

媒体札记:隐形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歼-20在中国媒体上的影踪比在天空中还要神秘莫测。中央媒体和门户网站在小心翼翼地盘算措辞,都市报则赶在“敏感词”到来前小小庆祝一番。
2011年1月13日

媒体札记:让歼20飞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关于歼20首飞的消息,在微博、论坛和媒体上广泛流传,却未出现于央视画面。美国国防部长盖茨称,胡锦涛向他亲口确认,歼20首飞与他访华没有关系。
2011年1月12日

房子就在那里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人民日报》继续倡导理性住房消费观,在把网络流行语放进主标题“房价上涨,他们为何淡定?”后,网民连称“被淡定”。
2011年1月11日

媒体札记:“有图有真相”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正阳命案依然在激发民愤,不仅各地都市报高呼“有图有真相”,连新华社也加入到了死亡事件调查中。
2011年1月7日

媒体札记:积极的围观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一篇源于南海网的评论称,需要区分捕风捉影般的语言暴力与民主监督。只有传达可信信息的围观,才是有效的舆论监督,才是积极的围观。
2011年1月6日

媒体札记:“老不信”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黎明分析“77元廉租房老百姓为何不信”:“你让老百姓老败兴、老不行、老不幸,老百姓一次次看到你老不行,他也只好‘老不信’了。”
2011年1月5日

媒体札记:首都治堵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当民众发现自己购买私车的权利可能受到制约后,他们对公车的愤怒就更深了,更不用说那些花天酒地后开着公车的公务员们了。
2010年12月24日

指名道姓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都市报不需要使用外交部口径,它们请来国际问题专家,预测半岛前景。张琏瑰建议,中国应指名道姓地告诉朝韩双方,中国支持什么,反对什么。
2010年12月22日

媒体札记:“要面子”

重庆市委书记这段承认“说咱‘做秀’也无妨”、要求属下“不要去管那些七嘴八舌”的话语,得到门户网站重点推荐。
2010年12月24日

值得不值得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对朝鲜政权的厌恶和对中国外交政策的不理解,正在类似微博这样的渠道得到公开传播,甚至可以少量呈现在一些相对市场化的传统媒体上。
2010年12月21日

拆迁变法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中国新拆迁条例再度征求公众意见,媒体纷纷刊出社论表达期望,人民日报也把“行政强制拆迁拟取消”的新闻点做上了主标题。
2010年12月17日

又见“包身工”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丑闻四起,网民啸聚,在一个愤怒来得快去也快的新闻快餐时代,媒体人开始叹息公众兴趣的朝三暮四、浅尝辄止。不过,围观总好过不闻不问。
2010年12月16日
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