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订阅付费资讯
违约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微信登录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下午茶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全球地产
标准订阅
高端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数据新闻
FT研究院
FT商城
高端物业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QQ空间
读读日报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修改头像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违约
关注
永城煤电的倒下发人深省
永煤巨额债券违约引发了其他地方政府控股企业的一连串违约,也推翻了投资者长期以来认为政府会为国企托底的假设。
2020年12月9日
债券违约潮考验中国固定收益基金市场
中国政府已表示不会再帮助陷入困境的国有债务人,但隐性政府担保体系的终结,让投资者难以为信用风险定价。
2020年12月7日
违约潮下中国评级机构不愿下调国企评级
自上月永煤违约以来,在逾5000家被中国国内评级机构评定为AA级及以上的中国企业中,只有5家被下调评级至AA级以下。
2020年12月2日
华晨违约引发对债权银行的担忧
截至去年,近70家中外银行及信托公司在华晨的未偿还贷款余额为335亿元人民币。华晨的违约让人担心整个银行业都会受到波及。
2020年12月1日
FT社评:中国朝着强化财务纪律迈出了几小步
一连串违约事件使中国债券市场陷入紧张,并且令人对中国的金融健康产生担忧。但从政策视角看,这些违约是可喜的。
2020年12月1日
中国企业债务违约潮考验投资者信心
在富时罗素宣布将把中国国债纳入其债券指数之后仅数周,一系列债券违约尴尬地凸显出中国债券市场的不成熟和脆弱。
2020年12月1日
“长安十二时辰”视角下的信用债暴雷与系统风险
夏春:这些年资本市场违约和危机不断发生、不断化解、不同重复现象的背后,更本质的原因是经济中的“系统风险”在加深。
2020年11月27日
系列违约事件检验中企债券“安全网”
接连几家中国国企债券违约,动摇了投资者对地方政府总会为国企兜底的信念,并引发了债券市场连锁反应和监管层的警告。
2020年11月25日
中国政府承诺严厉处罚“逃废债”
中国债券投资者普遍认为,国企无论财务状况如何,都享有政府隐性担保。但最近发生的多起违约事件打破了这种看法。
2020年11月23日
2020年是国企违约元年吗?
张林:希望永煤债违约能带来企业信用和政府信用的进一步区分,带来金融机构降低外部支持对于国企信用的权重。
2020年11月23日
永煤债违约,市场还在担心什么?
周茂华:永煤债违约事件最恐慌时期已过,但余波未平,投资者在担忧什么?如何看待此次高评级国企信用违约事件?
2020年11月23日
中国科技公司加入债券违约名单
提交香港交易所的一份公告称,半导体公司清华紫光“未能赎回”其于11月16日到期的13亿元人民币债券,触发违约。
2020年11月19日
信用市场违约“涟漪”平稳化
胡月晓:信用违约增加,并不会改变中国“宽信用”发展的态势;中国结构性政策改善流动性结构的效力正在呈现,货币政策正常化也将得到延续。
2020年11月17日
Lex专栏:需对中企美元债券保持谨慎
过去一年,中国离岸债券的违约增加了逾一倍。经济低迷再加上中美贸易关系紧张,加大了违约的风险。
2020年6月23日
中国地产大亨被列入失信黑名单
由于未能偿还一家中国信托公司的贷款,中国房地产巨头泰禾集团的董事长黄其森被列入国家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2020年4月26日
石油企业违约风险恐拖累银行股
银行股投资者一直担心利率下降挤压银行利润,但本周一出现了一个更可怕的威胁:油价暴跌可能引爆一波债务人违约潮。
2020年3月10日
新冠疫情使中国地产开发商违约风险上升
新冠疫情导致房地产销售受到影响,并使开发商获得现金的渠道逐渐枯竭,最脆弱的房地产开发商面临违约风险。
2020年3月6日
中国债券投资者与违约企业的艰难斗争
中国企业债券违约增多,投资者追偿越来越难。中国制定了法律,在借款人无法偿还债务时保护投资者,但执行情况不尽如人意。
2020年1月13日
中国企业违约飙升至创纪录的186亿美元
今年,中国境内企业违约规模已达到1300亿元人民币,打破了去年1220亿元人民币的纪录。
2019年12月26日
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可能发生违约“连锁反应”
中国央行顾问马骏警告,在全国上万个平台类机构中,只要几个公开违约,就可能导致连锁反应形成“扎堆”。
2019年12月19日
中国企业违约增加 催生秃鹫基金
中国公司债券违约率上升,带来一个规模可观的垃圾债券市场以及一批新的秃鹫基金。但这些基金要赚钱并不容易。
2019年12月19日
中国民企违约考验政府纾困意愿
在经济增长减速及流动性紧缩的情况下,工业企业密集的山东省成为企业违约高发区,而中国政府给予的支持似乎在减弱。
2019年12月18日
中国出现20年来最大宗的国企美元债违约
天津物产集团迫使投资者承担一只美元债券的损失,标志中国政府处理国企违约方式出现根本转变,并引发对违约潮的担忧。
2019年12月13日
中国对私营企业的救助未能阻止违约
资料显示国有金融机构已向陷入困境的私营企业发放逾1600亿元的贷款,但部分企业接受救助后依然出现债务违约。
2019年12月6日
中国地方政府违约激增令承包商损失惨重
今年头10个月已有831个地方政府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分析人士警告政府失信激增可能导致社会危机。
2019年11月12日
中国整顿资管放贷引发企业违约
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曾是影子金融的中心。但经过数年充裕的信贷和宽松的再融资之后,环境已发生变化。
2019年8月26日
风险的成长、适应与共生
胡月晓:中国经济转型时期,“散点式”违约将成常态,但随着越来越多产业进入成熟期后期,违约现象将减少。
2019年8月21日
中国信托公司罕见披露违约情况
安信信托违约事件近来引起关注。因该公司是上市公司、必须公开披露违约情况,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来了解该行业风险水平。
2019年6月26日
分析:青海省投资集团债券违约
据报道,青海省投资集团上周未能支付其香港债券1090万美元利息,之后又未能如期支付周一到期的2000万元人民币在岸债券本息。
2019年2月27日
惠誉:2018年中国公司债违约创纪录
惠誉数据显示,去年45家中国企业的117只债券违约,本金总额达1105亿元人民币,违约发行人数和违约本金金额均创新高。
2019年1月21日
中国可能迎来又一波公司债券违约
中国民企今年在国内债券市场的日子可能会更艰难,因巨额人民币债券即将到期,与此同时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
2019年1月21日
热门文章
1.
新冠疫情致死近10万,为何英国社会依然稳定?
2.
美国的“左右之争”是“正邪之争”吗?
3.
中国版《欲望都市》才好看!
4.
人民币强势迈进“拜登时代”
5.
中国进口美国商品远低于贸易协议承诺
6.
美国《国防授权法案》涉华部分的政治解读
7.
拜登力挺科学的策略能否奏效?
8.
负利率时代,债券还值得投资吗?
9.
代孕问题冷思考
10.
中国央行新规剑指蚂蚁集团
1
2
3
4
5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