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订阅付费资讯
《中国公司观察》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微信登录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频道首页
Lex专栏
A-List
专栏
分析
评论
社评
书评
读者有话说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QQ空间
读读日报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修改头像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总理的心思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一国总理不好当,大国总理更不好当,中国总理尤难当。有些事情说了未必做,有些事情做了未必说,更多事情要等到临发生,为总理预设一个理论或主张,本就困难到极点。
2014年5月21日
北京没有“纸牌屋”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中国的“两会”,就创办的初衷而言,正是“人们起来监督政府,人人起来负责”,只是我们的监督和负责模式不是“纸牌屋”式的。
2014年3月12日
对凋零者的纪念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改革开放时为经济炸开缺口的人们已老去。也许可以在某个角落为马胜利、吴仁宝们塑一个像,不需太高太大,只以真人的规格,凝固一段历史。
2014年2月12日
王石和他那代人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与晚清商人相比,王石们不再以企业家身份为耻,积极探寻“企业家精神”;与民国商人相比,王石们不再视自我为政府的依附及寄生物,积极参与社会重建。这一景象,可谓最近十年中国社会最重要的公共事件之一。
2014年1月22日
“不划算”的褚健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1998到2004年中国企业界国退民进的产权清晰化运动,就像车辆过“安检”,都有“违规动作”,但“安检”部门从未公布“非违规法则”。
2014年1月15日
中国国企应如何存在?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两会”让国企改革话题再成焦点。不少人认为,要成为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体,中国就必须让国有经济退出历史舞台。但“存废论”只是将改革简单化。
2013年3月5日
李途纯:被剥夺与被释放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李途纯的释放仅仅是一个侥幸——他的“无罪”恰恰是建立在对手“有罪”的前提之下,对双方而言,这都是一场“法罪错位”的残酷游戏。
2012年2月16日
是谁要吴英死?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对吴英的死刑判决是制度性行为,无论是投机倒把罪、贪污行贿罪,还是集资诈骗罪,其核心主题在于探索如何全面遏制现行体制外的民间金融业。(编者注:本文是吴晓波在完成《浩荡两千年》一书后恢复本专栏写作的第一篇文章)
2012年2月7日
传媒投资热的隐患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传媒业天生有社会公器的属性,它与资本的逐利属性将构成矛盾。在未来,有哪一种力量和制度可以对之进行均衡?
2011年11月1日
要不要救溺水民企?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今天若到浙江温州、广东东莞和佛山去调研,你会看到十分惊恐的景象:激流之中,一群又一群的“溺水者”百般挣扎。溺水的是民营企业,受伤的是整个中国经济。
2011年10月18日
中国为何难产乔布斯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要回答“中国什么时候才能出现一个乔布斯”,其实只要回答另外一个问题就行了――“为什么在中国做民营企业总是那么难?”
2011年10月10日
“中国模式”独特吗?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在是否存在“中国模式”这个命题上,人们形成了不同的阵营。如果以“中国模式”独一无二为由,拒绝更深层面的改革,将是危险的。
2011年7月27日
中国工人阶级的忧伤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产业工人,技能高超,忠于职守,男人个性豪爽,女人温润体贴,他们没有犯过任何错误,却要承担完全不可能承受的改革代价。
2011年7月20日
中国需要金融市场化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如果从工商经济和金融业的关系上看,在一个缺乏金融自由市场的国家,民间资本的壮大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
2011年7月12日
中国历史上的政商博弈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历史中,国家机器对商业的控制、干扰及盘剥,是阻碍工商文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在高度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国企业史归根到底是一部政商博弈史。
2011年7月6日
中国国企的去留问题(中)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对于中国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应扮演的角色及其作用,我们曾经捅破过三层纸。而“第四层纸”至今仍立在我们面前,坚硬如铁。
2011年3月22日
中国国企的去留问题(上)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在一个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变革目标的国家中,国有企业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已经形成了强大盈利能力和产业控制能力的国有企业该如何变革?
2011年3月8日
企业家的改革使命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在中国“两会”上,企业家代表问政将会成为一道热闹的风景线。当代中国企业家阶层应该有组织、不依附、结同盟,求独立——以此改变自己,进而改变中国。(这是作者撰写的“两会”期间谈改革系列文章之三。)
2011年3月4日
改革共识的七个误区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中国经济改革原本就缺乏“蓝图”,完全是靠一系列的全民共识所维持的。但改革行程过半,共识已然需要激浊扬清。
2011年3月1日
渐进改革的五个误区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特征,模糊了人们对改革迫切性的认识。很多人认为,“今天无法完成的事情,明天就自然会改变”。这样的观念背后,存在五个认识误区。
2011年2月22日
关于《中国公司观察》
中国企业是是非非、磕磕绊绊、浮浮沉沉。 作者吴晓波,1968年出生,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常年从事公司研究,其著作《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激荡三十年》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最佳商业图书”。
热门文章
1.
谷歌同澳大利亚政府的对决
2.
拜登时代的中美关系展望
3.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拜登就职后给中国演示的第一个动作
4.
华尔街担心拜登就任后美中紧张持续下去
5.
展望2021:人民币能“破6”吗?
6.
达沃斯人的预测有多么不靠谱?
7.
新冠疫情致死近10万,为何英国社会依然稳定?
8.
Lex专栏:疫情下的中国食品股
9.
人民币强势迈进“拜登时代”
10.
中国版《欲望都市》才好看!
1
2
3
4
5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