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外交

吴建民——被讥为“鸽派”的中国外交家

在南中国海局势紧张之际,中国失去了最公开提倡国际接触的声音。曾属中国外交界主流的吴建民如今沦为少数派。
2016年6月19日

什么是国力强大的关键?

智库“新美国”总裁斯劳特:与只是拥有庞大军队的国家相比,能够施加影响并控制信息流动的国家更能成事。在下一个十年,对全球数字流动的影响力将变得重要得多。
2016年6月23日

如何修补“奥巴马主义”的不足?

美国前副国务卿伯恩斯:奥巴马仍有时间把外交与军事实力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大国在复杂且危险的世界里找到成功与和平的最保险途径。
2016年3月28日

中俄——貌合神离的伙伴?

FT莫斯科分社社长席佳琳:虽然中俄高层正在推动建立一种看似准同盟的关系,但历史恩怨、地缘因素、民间隔阂阻碍着两国关系发展。除了外交领域,中俄在其他方面的双边合作依然进展缓慢。
2016年2月25日

朝鲜的几次交响乐外交

左驰:牡丹峰乐团不是第一支走出朝鲜的乐团。2012年朝鲜银河水管弦乐团曾赴法国演出, 2008年纽约爱乐乐团也曾访朝。
2016年1月12日

印度应实行绿卡制度

FT专栏作家卡兹明:除了和印度人结婚或者放弃原有国籍入籍印度以外,外国人目前无法在印度取得永久居留权。这与印度成为经济强国的抱负格格不入。
2016年1月4日

“理想主义者”基辛格

牛津大学名誉校长彭定康:现年92岁的基辛格是美国全球霸主时代的伟大人物之一。哈佛教授尼尔•弗格森以近千页的篇幅,记述还没被委以重任时期的基辛格。世人常把基辛格视作终极务实的现实主义者,作者却称其兼具道德和理想主义内核。
2015年12月4日

中英关系一言难尽

英国前驻华外交官理查兹:工作经历让我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抱有深厚感情。作为开放经济体,英国理应诚心诚意地同中国接触,但不能因此忽略两国之间格格不入的理念。
2015年11月10日

FT社评:英国隆重欢迎习近平没错

中国国家主席对英国的国事访问,有望成为英国多年来最重要的外交来访。其标志着英国从根本上重新校准自己的大国关系,为商业利益不惜与美国分道扬镳。
2015年10月19日

后韬光养晦时代的中美关系

新加坡国立大学王江雨:中国对外政策逐步改变风格,美国也正形成对对华“强硬”共识。新时期中美关系如何重新定义?中国需摆脱旧式外交姿态下积习,由模糊向透明转换。
2015年7月9日

女外交家

1973年,傅莹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后进入外交部。1976年毛泽东去世后,中国开始对外开放。突然间,翻译变成紧缺人才。傅莹进入外交部翻译室工作。傅莹在1982年至1991年担任过外交部翻译室英文高级翻译,当过邓小平、杨尚昆、江泽民、李鹏等领导人的翻译。
2015年4月22日

英国并未从全球事务中撤退

FT专栏作家加内什:英国需要什么样的国际战略?现在海外有哪些事务非要英国去做不可?这些问题没有明确答案之前,批评卡梅伦在国际事务上不卖力,有失公允。
2015年4月2日

一个美国人的中国梦

FT中文网撰稿人王尔山:我在华盛顿遇到美国教师Kate,因喜爱熊猫,她被称为Panda Lady。“熊猫外交”就这样让一个普通美国人爱上了中国。
2015年3月25日

亚投行背后的中国梦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亚投行为何如此火?答案在经济之外。赢得更多国际话语权将是中国的下一步目标,如果以平和对话而非激烈冲突的模式达成,那么结果将是多赢。
2015年3月27日

英国不应对国际事务漠不关心

FT专栏作家斯蒂芬斯:英国的安全和繁荣都与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事件密不可分,一个渴望成为全球中枢的国家不能对混乱的国际秩序无动于衷。
2015年3月23日

从新印关系看李光耀的外交风格

新加坡国立大学王江雨:上世纪60年代的麦唐纳大厦爆炸案,让如何处理与印尼关系成为新加坡建国之初外交上最大的考验,此事反映出李光耀外交风格的三个特点。
2015年3月20日

与沃尔共进午餐

斯蒂芬•沃尔曾任英国驻欧盟大使和前首相布莱尔的欧洲事务首席顾问。60岁后,他放弃了宗教信仰,并告知妻儿自己是同性恋者,积极为同性恋者争取权利。
2015年3月9日

中国取代美国在阿富汗地位?

FT撰稿人艾哈迈德•拉希德:美军正在撤出阿富汗,而中国正在等待填补美国留下的真空。此前,中国从未在国外扮演过这样的角色。如果中国在阿富汗的努力取得成功,也许会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2015年1月15日

世界格局将如何演变?

FT专栏作家拉赫曼:如今,世界大国纷纷陷入外交泥潭,美国重回中东战场、俄罗斯被国际社会孤立、中国与诸邻国频起摩擦、英国滑向欧洲边缘。国际政治这盘复杂的对弈,正迫切需要一些富有智慧的新思维,以出人意料的全新棋路改变全局。
2014年12月15日

美国变成半心半意的超级大国

FT专栏作家斯蒂芬斯:当核心利益受威胁时,一个超级大国会在克制的同时表现出铁一般的坚决。但是,奥巴马对在任何地方采取行动都犹豫不决。
2014年12月8日

国家力量卷土重来

哥伦比亚大学马佐韦尔:金融危机让那些把市场理想化的理论名誉扫地,促使人们把恢复国家力量做为努力目标,但这很容易被假托国家主权之名的威权政治家所利用。
2014年12月1日

外交协议

中、俄、美、英、法、德六个世界大国昨日与伊朗达成的协议堪称冷战后最重大的外交协议之一,逆转了这个伊斯兰共和国近10年的经济孤立,以换取对伊朗核计划的限制。美国总统誓言要否决国会中任何阻止执行该协议的立法,但杰布•布什称之为“绥靖政策”。
2024年5月10日

日本外交

在经历多年的经济停滞和人口老龄化后,日本正面临资金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增加对湄公河五国的援助,表明日本决心遏制中国不断上升的影响力,同时推动维持其偏好的亚洲受国际法规范的现状。
2024年5月10日

大国会议

三国间经贸往来密切但外交关系冷淡,此前还出现一系列领土和其他外交分歧。 对中国而言,三方会谈一直被视为减轻该地区对美国依赖的一个有益平台。
2024年5月10日
|‹上一页‹‹12131415161718192021››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