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订阅付费资讯
《第一时间解读》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微信登录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频道首页
Lex专栏
A-List
专栏
分析
评论
社评
书评
读者有话说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QQ空间
读读日报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修改头像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民航业并购:国资委不妨放手
FT中文网财经编辑何禹欣:破天荒头一次,一家中国国有的航空公司尝试动用一系列市场手段狙击对手,实现并购目的──几十年来“习惯”干预的中国政府,何不也试一试让股东的归股东,市场的归市场?
2007年9月28日
煤层气开发:只要专营便枉然
FT中文网财经编辑何禹欣:一种既节能又环保、中国天然拥有巨大储量又给予了种种优惠政策的能源,竟然在地下苦等了十年都等不到合格的采掘者──既然已经用十年来证明了专营制度的浪费和无效,为什么还要继续呢?
2007年9月25日
中国的银行会“飞”吗?
FT中文网财经编辑何禹欣:中国的大小银行突然对租飞机有了兴趣。表面上不过是稀松平常的新业务拓展,背后却是政府透过金融租赁业,利用大买家地位提高产业话语权的开始。
2007年9月21日
货币“战争”
FT中文网经济评论员陈旭敏:对于中国居民来说,既然中央银行家不可以相信,既然人民币不能摆脱美元的阴影,那么,就选择资产与泡沫共舞吧,无论是黄金、房产、土地等实物资产,还是股票等虚拟资产。但前提是,在国际银行家收网之前,你不是最后的那个傻瓜。当然,这对绝大多数的中国居民来说,也是不可能的。
2007年9月20日
还有多少房价新政可以重来?
FT中文网经济评论员陈旭敏:中国这一轮房价上涨,原因复杂。不过,如果将中国房价的步步高升,全部归咎于中国政府的调控政策失败,或许有失公平。很显然,在一个经济高速成长、国际资金源源流入的国家,其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将是必然。这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和北欧、东南亚国家都可以看出。
2007年9月19日
中国央行利率还将上调
FT中文网经济评论员陈旭敏:中国央行这次加息,肯定不是今年最后一次。随着CPI指数可能在今后继续攀高,预计中国央行利率还将上调。
2007年9月17日
向大国企收红利?易说不易行
FT中文网财经编辑何禹欣:1994年以来,中国的国有企业便无需向大股东──政府──上缴红利。最新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似乎希望取消这一特权,加强中央对大型国有企业的管理,这个目的能实现吗?
2007年9月14日
黄金的“黄金时代”
FT中文网经济评论员陈旭敏:如果你不相信中央银行的科学,那么你就相信黄金吧,这个传承已有几千年的货币之王或许让你在这个被纸币淹没的世界经济中找到安定。
2007年9月13日
百仕通不是万灵药
FT中文网财经编辑何禹欣:从外汇储备保值增值、政策性银行商业化、再到央企重组做大,百仕通一再被中国赋予重任,但在这个充斥着非市场因素的黑匣子里,中国能期望飞出什么呢?
2007年9月11日
1.4万亿外储:风险还是资产?
FT中文网经济评论员陈旭敏:不要以为1.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堆积起来比几个珠穆朗玛峰还高,只要市场和公众的信心和预期逆转,这些绿纸随时都会灰飞烟没。
2007年9月10日
法定准备金率:还能扛多久?
FT中文网经济评论员陈旭敏:中国央行昨日决定将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0.5%,但这肯定不是央行今年最后一次上调准备金率。只要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继续高居不下,只要人民币升值,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不能根除,流动性过剩将一直困扰中国。
2007年9月7日
中国开始对外资说“不”
FT中文网财经编辑何禹欣:8月下旬以来,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参股不同中国行业龙头上市公司的交易,相继触礁。美的电器向高盛定向发行新股的方案,未能获得中国证监会通过。这是什么原因呢?
2007年9月7日
银行股:中国股市能否承受其重
FT中文网经济评论员陈旭敏:在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绝大多数权重集中于银行股的情况下,中国证券市场管理层应注重市场的均衡发展,尽量平衡各个行业在证券市场的权重,否则的话,只要对银行股消息面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使中国股市走向单边市。
2007年9月5日
中国股市再现股指争夺战
FT中文网经济评论员陈旭敏:从中国出台的各种政策来看,政府似乎对上涨过猛的A股不满。如果A股市场保持此前的涨幅,估计中国还将继续实施调控政策。
2007年9月3日
中国反垄断虚多实少
FT中文网财经编辑何禹欣:中国人大刚通过的《反垄断法》表达了中国的两个愿望:改变外资政策,改变自己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被动局面。不过,尽管该法立意甚高,但实际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令人存疑。
2007年8月31日
2000亿特债:狼来了吗?
FT中文网经济评论员陈旭敏:毫无疑问,2000亿巨额的特别国债市场化发行,将不可避免给中国的债市和股市带来冲击,骤然的流动性收紧,将会使货币市场短期利率急剧走高、收益率曲线陡峭上移、发行成本迅速增加。
2007年8月29日
“中国制造”应走出廉价
FT中文网财经编辑何禹欣:中国出口商品薄利多销的哲学已病入膏肓。中国工厂应该谋求向跨国公司争取更高的“加工费”。在制造业已然全球化的年代,中国出口加工应提升产业价值链,强化议价能力,甚至拥有自有品牌。走出“廉价”困局,将决定“中国制造”的前景。
2007年8月22日
中国加息:摸着石头过河
FT中文网经济评论员陈旭敏:可以肯定,这次加息,仍将不是中国央行今年的最后一次加息,在余下的几个月中,仍不排除中国央行继续动用价格工具的可能。但是,对于中国经济来说,中国央行的这些药方能否药到病除,或者更糟?还得替中国央行捏一把汗。
2007年8月22日
个人投资境外证券:看上去挺美
FT中文网经济评论员陈旭敏:中国居民购汇出去投资证券不是问题,问题是境外投资收益是一个很难监管的范畴,一种可能的结果是,到时候通过投资收益回来的钱远多于中国出去的钱,即使一个帐户境外投资亏得血本无归,但是帐上多个几倍资金回来,又有谁能说得清楚。
2007年8月21日
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威胁
FT中文网经济评论员陈旭敏:对中国来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将是其背后庞大的资产泡沫和严重的通胀膨胀:再度泛滥的全球的流动性,将把中国正在形成的资产泡沫、依稀可辨的通货膨胀、正在升值的人民币推至难以思议的高度。
2007年8月20日
关于《第一时间解读》
对刚发生的重大新闻进行迅速、及时的分析和评论,由FT中文网评论员或特约评论员撰写。
热门文章
1.
集结“西方”:战略三角关系,还是冷战再版?
2.
为下一个黄金机遇布局
3.
拜登的1.9万亿美元刺激计划是一项有风险的实验
4.
汇丰宣布战略大调整
5.
缅甸政变后日资企业持观望态度
6.
大宗商品是否“过火”了?
7.
美国股市反弹 科技股跌势减缓
8.
鲍威尔:今年经济“有希望回归更正常的状态”
9.
分析:汽车芯片短缺何以暴露美国供应链脆弱?
10.
Illumina掌门人呼吁组建“生物军”应对病毒威胁
|‹
上一页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下一页